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招工求职都挺难

(2013-01-17 14:42:21)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3年01月17日 01版)


    本报武汉1月16日电 (记者张翀 通讯员彭燕娥)2012年武汉市就业市场出现了特殊现象——招工难与求职难双峰叠加。该市刚刚发布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去年进入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岗位需求为42.9万个,求职登记的人数达32.3万。然而求职者的求职成功率仍不理想。


今天,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对本报记者说,招工难与求职难双峰叠加的根本原因“现在的企业用人观和求职者的择业观相背离”。


唐先生在武汉市经营一家金属加工企业,招工难是去年困扰他一整年的事情,每次到人力资源市场,他总难招聘到符合要求的工人。据他介绍,自己希望招聘一些年轻的、有一定学历的,最好是拥有技能证书的男性技工,但他总是失望而归。


在武汉市各大人力资源市场里徘徊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都面临着这样的苦恼。
李永洪分析说,企业的招工门槛越来越高导致了招工难的发生。统计数据显示,92%的用人单位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对劳动者性别有要求,其中男性占比49.39%,女性占比42.63%。95%的企业对劳动者年龄有要求。94%的企业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设有门槛。


另一方面,求职者的择业观也给他们求职带来了困难。李永洪说,当前求职者的择业观相较他们的父辈而言,发生了很大变化,“既要有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又想有比较好的工作环境,还不喜欢过高的劳动强度。这恐怕也不现实。”


21岁的汉川人陈翔打算今年换工作。他去年在武汉一家电器加工厂工作,月工资2200元。他对下一份工作的要求是:“劳动强度要小一点、节假日多一点、月工资2000元左右我就能接受,但最好离市区近一些,平常看个电影也方便。”他还强调:“一定要准时发工资,说好的奖金、餐补、节日福利要发放到位。”


针对这样的情况,李永洪建议求职者能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有个科学规划,清晰准确定位,以寻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不是挑选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岗位。


对于用工单位,李永洪建议要适当放低门槛以缓解招工难。“按照理想状况测算,年龄每放宽1岁可增加3.8万人应聘。”


李永洪还特别提及说,无论是企业还是求职者都必须重视培训的作用。企业应通过培训将员工打造成企业需要的劳动者,不要指望通过招聘能直接招来理想的人员;求职者则应当通过各类培训,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掌握技能的劳动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