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2012年08月05日 01版)
本报福州8月4日电(记者吴铎思)“连拦了三部出租车都被拒载,最后不得不跟别人‘拼车’。”今天中午,福州的刘女士在宝龙城市广场因为打车着实生了一通闷气,“看到我站在路边,的士纷纷停靠过来,询问去仓山后,二话不说就加油门跑了,之前像这样远的距离很少被拒载过。”今天福州出租车调表工作全部结束,经过近二十天的调整,全市5445辆出租车按新的计价方式收费。但不少市民反映,调表后打车更省钱,但他们经常遭遇拒载。
据了解,调表后的福州出租车起步价每趟次3公里由10元降为8元,但需加收2元燃油附加费,附加费在计价器外另外收取;3至5公里的区间,每公里收费标准,由2元降为1.5元;超出5公里的部分,每公里收费由3元降至2.25元,此次调表是出租车租价与油价实施联动机制后政策范围内的调整。
“这次调整后,其实打车费用便宜了不少。”经常从鼓楼区办公地点打车回仓山的黄女士介绍说,“原本需要42元钱左右,现在常常在30元以内。”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调整,出租车挑客、拒载的现象回潮。“原来挑远途的客人,现在尽量找有‘拼车’的路程。”一位出租车司机坦言,“不可能一拒载就被抓到,只要不让乘客上车,他们投诉就不好取证。”
此前福建一家新闻网站发起的调查中,87%的网友表示曾在福州遭遇拒载。在遭遇拒载时,55%的网友选择了不会投诉,出租车拒载的重灾区集中于火车站(65%)和宝龙城市广场(48%)。针对拒载,福州也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17时至19时禁止交接班,不能借口交接班拒载;在出租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辅助举证及监管等。然而,拒载现象依然屡禁不绝。
“堵车一个小时,等于只跑了12公里,出租车的一小时成本为30元左右,堵车意味着赚不到钱甚至亏本。远途返程时通常空车。”也有出租车司机抱怨,高额的“份子钱”使他们不得不“挑肥拣瘦”。
有关部门正在出台政策规范出租车运营,近期在福州市出租车企业经理会议上,就提出为全市每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建立工作档案,主要包含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营运违规记录,服务质量及奖惩情况等。
业内人士说,破解打车难,应该从根源上入手,比如增加出租车投放、降低“份子钱”等。据介绍,目前福州城区每万人出租车拥有量为16.9辆,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城市出租车万人拥有量不宜少于20辆,市场竞争的不充分,让出租车成了稀缺资源。
链接地址:http://media.workercn.cn/grrb/2012_08/05/GR0108.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