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湖景房”酿百湖之殇

(2012-06-09 11:38:36)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2年06月09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 张翀)在有着百湖之称的武汉市,“湖畔、水岸、临海”这样的房地产广告词不绝于耳,湖泊也成了开发商的必争之地。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临湖而价格高昂的湖景房却无湖可看。
    家住武昌中北路世纪彩城的朱先生说起湖景房格外感慨。朱先生是这个楼盘二期业主,房子是2003年购买的。“当时绝对是湖景房。”朱先生告诉记者,买房时,他就是看中了这里能看到沙湖湖面。如今,朱先生觉得钱花得有点冤枉。原来,2006年前后,临湖的一块地被开发了,竖起的三栋20多层的高层住宅,挡住了朱先生所住房屋的视线,湖景房也成为历史。
    事实上,开发商为了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取得临湖地块后,纷纷蚕食湖泊。新的湖景房竖起时,旧的湖景房就成了“土景房”。湖景房之争变成了武汉百湖之城的湖泊之殇。
    据武汉市水务局统计,2002年武汉市还有200多个湖泊,10年过去,现在只剩下了160多个。其中,消失最快的是中心城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7个湖泊现在仅保留了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了3个湖,不少的湖面是被开发商逐渐蚕食的。
    湖景之争其实是利益之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南湖北岸的一个楼盘,可以看湖的多层售价均价都在9500元以上,比远离湖面的该楼盘高层价格贵了1000多元,而与南湖北岸湖边公园一路之隔的直接望湖独栋别墅,价格则高达1.5万元/平方米。在利益驱动之下,开发商都想离湖近些再近些,这样也就让湖越来越小,曾经的湖景房早已湖景不再。
    然而,湖景消失的同时,还有不少烦恼困扰着这些住户。由于是填湖造房,2009年以来,这里的多个楼盘出现沉降、裂缝。湖泊污染和蚊虫的滋扰也让购买了湖景房的市民其实难以享受湖景。很多业主反映,每逢下雨,南湖翻塘,死鱼恶臭连连。一进入夏季就不敢开窗,蚊虫更是猖獗。湖开发了,污染问题没人管了,花大价钱买来的湖景房却无法享受。
   “湖景房应当合理、适度开发,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保护湖泊。”华中科技大学一位常年研究湖泊保护的专家指出,“湖泊是不可再生资源,武汉应该利用地理优势,管好湖泊,开发好湖泊,保护好湖泊。”
    近日,历时16年的《湖北省湖泊管理保护条例》出台,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填湖建房,对于填湖建房行为最高可罚款50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