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小川答本报记者问:如何保证4万亿投资项目不打水漂?

(2012-03-13 09:20:33)
标签:

经济

投资

周小川

工人日报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记者于宛尼)中国的货币政策如何在防通胀背景下,保证4万亿投资“不打水漂”?今天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4万亿投资项目资金短缺需区别看待,重点项目要保证资金,非重点项目靠市场机制解决。

    2008年11月5日,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期望通过“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其中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然而,记者在2011年6月至11月期间跟随交通运输部走访多地调研发现,当年因4万亿刺激计划得以开工的项目中,相当部分都因资金短缺而面临停工的窘境。“项目工程每周的现金流要400万元左右,政府已经把明年可以拨给我们的财政经费提前划拨了,但还是不够。”这是2011年11月,记者在云南等地调研时,一位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负责人这样表示。在这样的困境下,该公司的职工选择延迟领工资,用工资作为周转资金借给工程方。

    而交通运输部有关人士当时也透露,找了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协商,期望保证已开工项目,但毕竟开工的项目多,各地情况也复杂,但共识是:“不追加项目投资,前期投入就收不回。”

    同样的困境也发生在其他领域。中国中铁的中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69.9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3.87亿元。

    对此,周小川今天回应说,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对于重点要保的项目,资金基本上是充足的;但不在重点要保的范畴之内的项目,上得也比较多,要求的资金也就多,开工以后的确资金跟不上。“但如果把所有项目资金都保住的话,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稳定方面的目标就达不到了。”

    对于铁路项目,国家曾承诺的贷款,也在重点项目范畴内,但因为某些原因,银行系统信心匮乏,会有一些承诺贷款无法投放。“对此类问题,央行会采取特殊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他更希望,“各行业信息透明,通过市场机制正常解决问题。”

    对此,恒生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尹伟分析说:“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途径有,地方政府做担保向银行贷款、通过信托业务进行非上市融资,但是4万亿项目都具有资金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通过信托渠道,融资成本很高,实现较为困难。”


    原文链接:http://www.workercn.cn/c/2012/03/13/12031303405358912603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