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坛沙龙 |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9《什么是面积》
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从一维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是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建立了长度及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是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面积的认识,他们了解面的存在,能找到生活中大量的面,也曾听说过、见过面积,对面积有模糊的认识,但对于面积的表达、概念不够清晰,在应用中,容易将面积和周长混淆。另外,此时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要以形象的事物或亲自参与活动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和可操作的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建立面积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构科学的面积概念,在操作过程中内化面积概念。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学习单、方格板、直尺、剪刀、图形。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发,感受面的大小
1.猜一猜
师:这是...这可不是普通的长方形,它被老师施了魔法。其实,这是来自算术本、数学书的两个面,猜一猜,哪一个是数学书的封面呢?
2.刷一刷
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指的是哪里?拿起数学书,用我们的手当刷子,刷给老师看看。是的,把数学书封面的每部分都刷到,这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面从体来,让学生判断哪个长方形属于数学书的封面,初步感受面有大有小,借助“手”当刷子,在刷一刷,说一说中感悟面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理解面积意义
(一)丰富表征,认识面积概念
1.找面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找一找其他物体的面吗?边刷边说一说。
2.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这么多面,我们可以统称为物体表面。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物体表面有面积,那图形呢?拿出你的手,我们一起刷出他们的面积?刷完了吗?你有什么想说的?怎样做他才有面积?看来,封闭图形才有面积。
4.揭示课题,建构概念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刷一刷、说一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找面,在活动中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顺势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再此基础上,引入非封闭的图形,借助动画效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从而建构面积的概念。】
(二)探究学习,体验比较策略
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面积的大小你会比较吗?
1.直接比较
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像这样直接观察就能知道面积的大小的方法叫做观察法。
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
这组图形呢?有的同学认为是正方形面积大,有的认为是长方形面积大,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样,所以我们接下来得一起来探究。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请大家先想、再做,最后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3.汇报分享,交流多种方法
预设1:割补法
把正方形和长方形先重叠在一起,多余的部分剪下来,拼到这里,再比较。
预设2:数方格
正方形有16个方格,长方形有15个方格,正方形更大。
预设3:摆方格
谁看懂他是怎么想的?这15个方格在哪里?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摆的过程。
预设4:量周长
原来,他算的是这一条线的长度,也就是周长,而我们要求的是这一片的大小,也就是面积。
小结:大家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比较面积的方法。
【设计意图:比较面积有多种方法,从直接观察——借助工具,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给予学生多样的学具、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独立思考和同伴协同中,认识割补法、数格法,体验比较图形面积的多种策略,并辨析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深化面积概念。】
(三)梳理提升,感受测量的一致性
1.对比方法,引发思考
两种方法都比较出了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小结:两种方法都是把比较两个图形大小转化成比方格数量的多少。
2.融通旧知,凸显本质
其实,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了,在测量课桌有多长时,就是在数课桌长度里有几个1cm;量面积时,也就是在数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方格。
【设计意图: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度量的本质其实就是在数,数有多少个度量单位,通过回顾前知,让学生感悟到量长度就是在它里有几个长度单位,量面积,就是在数它里面有多少个方格,让学生感悟度量的一致性。】
三、问题解决,深化面积内涵
看来大家收获满满,有信心来接受挑战吗?
1.感受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你能在下面的方格中画2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吗?你有什么发现?(画一画,说一说)
老师把你们的作品整理出来,这些作品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面积相同时,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不同形状的图形可能有相同的面积。
2.说理题
(1)甲区域种植玫瑰花,乙区域种植月季花,哪个种植面积大?
(2)工人师傅沿两个区域各走一圈,哪条路长?
【设计意图:借助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图形可能有相同的面积,不同面积的图形,周长可能是相同的,在练习中,深化对图形形状、周长和面积之间关系的理解,深化对面积的内涵。】
四、游戏启思,面的
1.游戏启思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规则是:男女生分为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一组同学看图形时,另一组同学趴下不能看。观察时,心中记住屏幕上的问题,不出声。
猜想:你们觉得哪一组看到的图形面积大?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2.阅读延伸
在《说文解字》中对“面积”的“积”字是这样解释的:积,聚也!所以“面积”就可以理解为“面的积累”,也就是一个个小正方形的积累。为什么要用正方形?又要用多大的正方形呢?
【设计意图:猜测游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引发学生对所用方格大小的思考,感受在用方格比较图形大小时,要让方格一样大,而《说文解字》对面积的解释,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探究,为后续面积单位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表面
或
封闭图形
比较图形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