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教学思考
(2023-06-28 17:51:28)《小明的一天》
七要素 |
内容线 |
活动线 |
为什么 |
在生活中,时间处处都在,天天都用。认识钟表,学生能更合理地安排时间,让生活更加有规律,更加自主。 |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怎么知道的?(看钟表)我们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上学 |
是什么 |
任务线:结合生活经验和具体情境,从整体上认识钟表,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知识线:认识时针和分针,认读整时和半时。 |
1. 2. 3. 4. |
怎么理解 |
通过呈现一组学生熟悉的“小明的一天”的时间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再对比六组整时和半时的钟面和对应的时间,交流认读钟表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认一认,加深对时针和分针的认识。 |
|
有什么用 |
理解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含义,积累相关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
1.模仿练习:拔一拔,认一认,说一说; 2.变式应用:尝试做周末的时间安排表。 |
怎么用 |
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能用图,语言或文字的方式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
|
学得怎么样 |
知识技能:练习与检测(会认、拔整时和半时,会用整时和半时描述时间的安排);
|
1.课堂反馈:(模仿应用)P93 T1、T2;(拓展应用)P93 T3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
怎么学来的 |
数学思考:体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思维方式,初步形成用时间量感。 问题解决:经历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积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经验。 |
说说这节课你是怎么学会的? (1.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学会钟面的知识;2.照着小明的一天的实际例子,用画一画或说一说来表示自己一天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