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达钧
孙达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95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圆修仙》第三十一章:还悟道

(2022-09-29 08:46:54)
分类: 议亊点评
陈半仙:本地没有象样的道观道场,仅有一个雷公庙在百度上搜不到图片。

孙半仙:那地方我没去过,是在村的范围,估计房间不多。

陈半仙:本县有好几个大的佛寺,怎么县城连一个小规模的道观也没有?

孙半仙:道教讲究多,做道士还得有传度资格的道长传,还得拿道士证,金湖这里道士很少。

陈半仙:中国古代的道士好闹事,皇帝不喜欢道教。

孙伴仙:现在的政府还有心防着

陈半仙:道士为啥好做乱世的官?好闹事呢?

孙半仙:乱世出英雄,人论能力的多,论家道的少。

陈半仙:佛教徒就不这样

孙半仙: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是《金刚经》,这经重无,道最高经典是《道德经》,重天理天道。

陈半仙:讲天理讲天道没啥不好

孙半仙:人的思想容易勿视现实而从理想

陈半仙:难不成《道德经》那一套是不合集权的

孙半仙:有些吧,人多看《道德经》会多讲道理的

陈半仙:人讲道理不好吗

孙半仙:讲道理可以,但不能游离现实

陈半仙:现实不怎么好就得改变

孙半仙:改变得合时宜,有时可变,有时不可变。

陈半仙:看情况

孙半仙:道在自然景象里,道在社会现实里,书本里网络中很少有道。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补实的心,平常心是近至人的心,世上数至人最了不起,《菜根谭》中说:“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本是常。”至人有点象平常的人,至人是合规矩程度高的人,孔子说他年到七十不越矩,那时的孔子是至人的孔子。

陈半仙:孔子是圣人

孙半仙:做人简单点好,做人现实点好,做人简单点对现实就增多点。

陈半仙:现实近老样子

孙半仙:人知识越多越不现实,社会现实是人上哲学网不受文盲们欢迎,人知识越多与众人共知共识的程度越小,这类人对你迷惑的多说其你人不行的也就越多,人头脑越简单也容易越现实,至少这类人容易随大流。

陈半仙:这类人新动的少

孙半仙:人知识越多越不符合社会现实中的基本情形,人头脑中某一知识占了兴奋点,它是有碍现实感的,它会以偏盖全,它会用纸上的东西取代现实,以纸上的东西模糊现实。

陈半仙:现实的可讲的不多

孙半仙:世象万千,人近万千世象会得万千利益上的分别,由此可见修道讲究的多也很复杂,人选择行动方向很重要。

陈半仙:修道是根本

孙半仙: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人的言行而言顺大就是自然,依小就觉不自然。

陈半仙:大在局限小

孙半仙:道是规迹道是规律道是理路,明道修道可理力畅达天下。

陈半仙:修仙也该如此

孙半仙:修道修真修三者大同小异

陈半仙:得道为主

孙半仙:人是要为自己的,人论道也好偏向自身的利益,论道不能亏了自己,孔子传的道阳刚,老子传的道阴柔,这是根据自己的生存状况而定的,自己的一套与自己的生存状态有关,孔子老子写的文章都倾向他们想的多的,想的多的必与自己的处境有关,想得多所见的智慧也多,什么样的智者传什么样的道。

陈半仙:处境不同,修道有别。

孙半仙:道是自然规律,做人要顺其自然,自然是大自然的规律和社会规则,它们是周而复始不可抗拒的,人有违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是会受到事物顺动的力量冲击的,它会导致人生存上的逆境,会将人的命运推向衰败的。

陈半仙:顺本地强势的

孙半仙:世上任何事情都有正常发展的趋势,世上任何事都存在着他人做时留下的习惯,世上任何事都有定规,人的言行顺众人习惯作,人沿规而动就是顺其自然。

陈半仙:自然就好

孙半仙:做人要顺其自然,比如社交,比如说话,你的言行只要顺其自然就是正确的,你又没骂人怕什么,人顺其自然的说话就是顺着众人常见的言语说话,顺常人们会感觉顺耳顺心,做人有一顺字就无毛病。

陈半仙:顺中还有是顺近了还是顺远了,是顺主的还是顺次的分别。

孙半仙:道的明显的特性是集聚,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重一,集聚是得一,集聚是联成一体。

【集聚|哲理诗】

量子集聚成原子,

原子集聚成分子,

分子集聚成铜块铁块,

铜块铁块集聚成工具成机械。

土的集聚成田地成原野,

石的集聚成山丘成大山。

土石集聚成星球,

星球的集聚成行星系,

行星系集聚成恒星系,

恒星系集聚成宇宙。

事物是积小成大积弱变强,

人的集聚成夫妻成家庭,

人的集聚成单位成公司,

一个个地方集聚成国家,

一个个国家集聚成社会成人类。

人孤立势单力薄,

人合群才能将生存势力增添,

有钱有势从人的集聚中产生。

陈半仙:道有多种特性

孙半仙:道有顺畅的特性,道有自然的特性,道有集聚的特性,道有重复的特性,道有强欺弱的特性,道有流平的特性,道有周而复始的特性,道有一统的特性。

【天人合一修道法】

孙半仙说:修道有的修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完全的顺其自然,特别是心意顺其自然,从而将自我意识纳入到现实中,从中形成大范围的联合意识,这种联合意识是主导社会万事和人的言行的。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练功夫,修道也就是顺其自然,人顺其自然合格了就达到修道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人不妄为,看不出自我的作为,象是天在为,人自然而然的动作,人的言行合现实中最适宜的,这行成最对的言行范式或投合了言行范式,从而人便受世人尊重,人生得利也多,人活得舒适,有较高的幸福感,人走到那里好气就传到那里,对众人有好的感染。

规则的意识力量对社会有一种约束力,修道的人将社会规则自我化心意化,从而自我人格对他人起到好的引导制约的作用。

孙半仙:道在万物中,道在人心中,见物起道心,身处一地,道心通万物,万物证道心,我心在万物中,人与万物在道中浑然一体,即可见天人合一中的一点迹象,道心原来就是顺天地万物的心,道心是社会的主心骨,道心是强大的心,道心在制约着其它种种的心,道心是仙人的心,仙人的心能让一地人的心变得更加自然,天祐自然之心,自然之心是一颗自在的心。得道者心意与众多物事相联,得道的人是心意强大的人。

陈半仙:得道的人有道力相助

孙半仙:人们悟道,悟出了道理,这道理是道。道在理中,理在道中。这个理那个理,理理向通,理理归总于道。人们探究道,有说阴阳是道,有说自然规律是道,阴阳中有理在,自然规律中有理在,阴阳和自然规律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规律,这规律由理而显明。理多种多样,阴阳的理、自然规律的理都是理都是道。道是理、理是道、道理是道,理就是道。

陈半仙:理也有力

孙半仙:德就是评判人有没有好路走,这好路就是道,人得道自然有德。

理就是道,人理顺才活得顺。

道象路德是脚步。

道和德在统治着社会。

强者多道德,弱者少道德,弱者不善于用道德利己才成为弱者。

人间的规矩,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是理的产物,是大家求好活的理生成这些,人依理而活人会有好的形象好的生活,因为理是有力量的。

陈半仙:物性物动产生理

孙半仙:道是科学,道是技术,道是规则,道是方法,道是理,道是理的总和,道是理的周全,道是理的时效,道是理的通达。

陈半仙:理有正邪

【道是重复】

孙半仙:道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越重复越近道越是道,太初的无是永恒是一是最完全的重复。物质易朽,难以长久的重复,最能重复的是道。人的言行多与往日同与他人同是重复是正常。

陈半仙:道让复杂变得简单

孙半仙:道是美的至境,道是完美,人们追求美就是修道。

陈半仙:道让万物变美

【大道至简】

孙半仙:大道至简,它尤如地上的路,大道通大城市,它很少,小路通大路,小路很多。世上的物越大数量越少,世上的物越小数量越多。就理而言,大道理不多,最重要的道理只有一个,细枝抹叶的道理很多。事很多,物很多,它们都由一二生,它们都由一二分,它们都在不断地复归一二。

陈半仙:道一而二又二而一

孙半仙:天道有常,自然规律是单纯的周而复始的,天道有常,人少有自然之心,人心欠常,人不强不弱不美不丑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前不后的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是为有常。

陈半仙:天道有常

孙半仙:儒家有道,儒家的道是仁爱,人要爱人,人人相好,人人互挤,人人相爱,共创美好的世界,人人同其美好,这就是世界大同。孔子认为:远小人近君子,君子之道是人间相同的大道,小人之道是崇尚自我难以容人的小道。

道家的道法自然,人自然,有境界,天人合一程度较高的人是至人。天道有常,自然规律是单纯的周而复始的,天道有常,人少有自然之心,人心欠常,人不强不弱不美不丑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前不后的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是为有常,人不妄动,有序的动,守规律的动。

修家修道修的是顺其自然的道,修道修的天人合一的道,天人合一是指万物都有最应该存在的样,万物最应该存在的样在规定人的存在人的言行最应该如此,顺天地而生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这种状态是一伏如梳的运行有常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如以往的状态,天地万物一如的形态是有序和谐周而复始的这么一种状态。

佛家的道是无生无死无苦无乐无美无丑无穷无富无贱无贵的这么一种道,这种道是无人无我心无挂碍的心静状态,这种状态是一如的状态,一如不动,不生种种心,不作纷繁复杂想,心不动便无有苦受。佛教重离苦得自在。

佛教禅宗有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现在已被禅宗以外的一些佛教徒们接受,平常心是一种常见的心,相同度高的心。

陈半仙:道有常

孙半仙:平常心是道是面对做人之道而讲的,是求最好的家庭最好好的人而言的。好的人家规矩气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格守中庸之道,人人都是中等人,世界上最好的人家是最中等的人家,是不美不丑,是不富不穷,是不好不坏的人家。好人家平等多,人家越好越平等。平中有平等,常中有平等,平常心是求等同的心,平常心是一致性最多的心。

陈半仙:修仙得守常

孙半仙:道是神,神是道。神是美,美无处不在,神无处不在。神的语言是美的符号,神用美的符号让人活得更美。神是美,美是神,神的美是自然的美,是和谐一体的美,神在不断的减损取消着有碍至大美至高美的东西,神总在司动人顺美而行。

陈半仙:美,有神性。

【道是中心】

孙半仙:文章有主题,思想有核心,太阳系有中心,恒心系有中心,宇宙有中心。中心生外物,中心决定外物,最大的中心是一是道。

陈半仙:中心中,核心中,道性多。

孙半仙:道理,道理,道象理,理象道,道统宇宙,理统宇宙全人类的思想。

陈半仙:理重要

孙半仙:道最初,道至高,道至大。道理,道理,道象理,理象道。道统宇宙,理统宇宙全人类的思想,理在让宇宙全人类思想高度统一。人类意识越来越一样化,人人的存在价值在不断的趋向等同,人与人的差别在不断地缩小着。人可作为的程度很大,因人的能力有限,人与人只有相对意义上的平等,不管到那一天,人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完全平等。

陈半仙:人人平等,人人又不平等。

【关于平常心是道】

孙半仙:天地万物的规律就是道,自然规律对人所显的样子是平和常,平和常是道最明显的两个特征。

人的平常心是有道心,可是甲的道和乙的道有分别。平常心彼此有平等,平常心存在着彼此不平等,平常的是基本上相同的平等的,可是,平常的往大处说它能包括所有平常的事平常的物,往小处看它仅是一举手一投足。

人人有平常心的时候,人人的平常心有量的分别,有的平常心面大,有的平常心面小,有的在玩上平常心多,有的在做事上平常心多,有的是处境低的平常心,有的是处境高的平常心,有的平常心对社会对自己用处多,有的平常心对社会对自己用处小。

【道|哲理诗】

道是规律

道是规则

道是宇宙的规则

道是人间的规则

有道宇宙才不乱

有道人间才有秩序

人们交往如同行路

靠左靠右红灯绿灯

有道在人们才知

应该这样而不能那样

门道门道,门门有道

道理道理,道近理,理近道

道是道,理是理,道是理,理是道

道是总纲,道是大理,道总归是理

理通道,理理相较从其最对,理成道

孙半仙:道法自然,道象自然,道在自然中,大自然是见秩序见和谐的,道是大自然的总纲和条目,道有律性,道统领自然万物,道统领人类社会。

陈半仙:道是万事万物最高最大的统治者

孙半仙:

道是天地万物最初的最基本的特性

现在物物中都保留这一特性

道要求人的意识遵循这一特性

道的特性是律动

它周而复始地形成秩序产生和谐

人当守物质即对立着又统一着的规律

人生道路两条腿行

世间百事人有两手去做

孙半仙:道又是物质又是精神的这么一种存在,宇宙中凡存在着的都可说是存在物质,只是有的存在物形态显,有的存在物形态隐,道的存在形态是隐的,它类似于信息存在,显于精神,总归于物质。

陈半仙:道是律性的存在

孙半仙:道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象宇宙中星球围着转的轨道。道路,道象路,路象道。轨道,轨似道,道似轨。道理,道似理,理似道。道层次千万,道在规定宇宙,道在规定地球,道在规定人类,道在规定人的言行。

【道是弦 弦是道】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的道通道路通星球运行其中的轨道,道是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人世间也有道的迹象,它就是社会规则,这社会规则可能是由道比较直接的生出来的,它与星球轨道关系是大的,它对人也是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

生量子的弦又近“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谓之玄”是讲道在有无中,有无共属一体,它是玄,道又与玄有同一属性。“玄之又玄”意含反复振动,这种振动奇妙无比,它是众妙的源头,它是首要门径。生量子的之所以叫着弦,因它与琴弦有相似之处,拔动琴弦可生出声音,科学家发现新量子出现时与振动存关,振动的现象在生量子,它类似于琴弦,便将这物起名为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的预言,是天人相感所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道就是弦,也可说成道与弦有很大的关系。

人的灵魂可能象生量子的弦那样,人的灵魂可能由波和微粒子构成的。道是极其重要的存在,道有可能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先于天地万物,在宇宙万物最初时存在,它象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冲荡生万物,道生万物,弦生万物,道就是弦,弦就是道。

【道是宇宙万物的种子】

孙半仙和陈半仙坐在白马湖边军舍马头上的亭子里的长条木做的长椅上,天近晚,游人不多,他们坐得又靠里边,这真是坐而论道的好地方。

孙半仙:道生宇宙万物,道便是宇宙万物的种子。

陈半仙:道种子会喜欢他生的吗?

孙半仙:喜欢又不喜欢,一如人对自己满意又不满意。

陈半仙:道为什么会不满意他生下的?

孙半仙:道也喜欢美,对丑的他不喜欢。

陈半仙:道还有意识,你是从什么地方发觉道有意识的呢?

孙半仙:道能生下宇宙万物和人,道的能耐是极其大的,人有意识了,道怎么会没有意识。再说,人与道是种子和禾苗的关系,禾苗生成的样与种子的特性密不可分,道种中就有生意识的因在。

陈半仙:你还能具体的说说吗?

孙半仙:道可以代表人,人的意识是属于道的存在,人的意识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人的意识活动是有道参与的。

陈半仙:道怎么参与人的意识活动?

孙半仙:道是信息的存在,道是律条的存在,道有惯性,道有控制力,这尤如太空中的轨道,道在圈定万物,道在引导万物,这圈定,这引导是信息是意识。

陈半仙:道的意识活动恐怕不象人的意识活动那么自由

孙半仙:人是不可胡思乱想的,是有神明管控的。

陈半仙:物越大越动向多越是复杂,道的意识可能比人的意识复杂得多。

孙半仙:想来应该是这样,从万物的各种运动规律中看出繁多,从万物运动中可以看出中心核心,道生宇宙万物,道在管控宇宙万物。

陈半仙:道有灵魂,道生下宇宙万物后灵魂在管理着宇宙万物。

孙半仙:道的种子又分无数个子种子,子种子中又有层次,层次中又分高低。

陈半仙:道种子那生人的子种子意识明显

孙半仙:生物有全息,生物中一细胞带有该生物的全部信息,某一生物的种子带有该生物的全息,生物靠这信息生长成长,长成全息指定的模样。道这至初至高至大至美的种子带有天地万物的全息,这全息是道的灵魂,道的灵魂是不朽的,是永恒的。

陈半仙:我还是看重人之道的种子,他与我们关系大。

孙半仙:人之道的种子是应该看重,人之道的种子在引导人修仙。

陈半仙:怎么引导的呢?

孙半仙:人的求好心理在做这事

陈半仙:说来说去,都离不开这是道的安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