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社会上到处都是恶意?

(2018-08-18 00:25:16)
标签:

杂谈

北京昌平沙河明君信息咨询中心-- 万煜颖

为什么社会上到处都是恶意?

每次走在大街上都会感到一阵一阵的阴深 觉的非常压抑 觉的每个人都看我不顺眼 感受不到一点善意 感觉活着真没意思 。。

~;~    ~;~    ~;~    ~;~    ~;~    

一、攀比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从小就会被训练不要与人攀比,但是近百年来,这样的教育在家庭中几乎已经完全看不到了,至少目前我接触的家庭中,没有任何一个家庭的父母会教育子女不要与人攀比,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整个人类的损失。

我记得我以前还见过有人说“不攀比”是统治阶级控制老百姓的手段,只要老百姓不攀比,老百姓就会老实,会易于统治

事实上,“攀比”是人性,因为“攀比”的基础心理是为了寻求认同。问题是,不是所有符合人性的,都是应当被发扬,被赞美的。比如说“攀比”。

“攀比”最大的问题,就是会令人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由这个挫败感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比常与人“攀比”的人,嫉妒心比较重,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团队,甚至在家庭中都是破坏力极强的。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把“战争”带入到家庭,试图把配偶踩在脚下,试图证明自己是人上人,万人之尊。这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人际关系的全面混乱和恶化。

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施以后,中国目前很多人的心理问题的基础是“自恋”,这就导致攀比、嫉妒、嗔恨更为严重,没有人希望任何人比自己好,当人们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采取破坏性行为。

所以,当“统治阶级”愿意教育自己的民众不要与人攀比的时候,其实是减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戾气,“攀比”是人性,这种人性无论怎么教育也不可能消除,只能减少它带来的损害,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充分地了解人性,接受人性。

二、生活压力带来了焦虑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给我们每一个人利益,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带来利益的同时,带来了焦虑。

比方说,这一次的人类科技的大变革,就会必然导致大量的人群被科技的进步淘汰。“被淘汰”必然会带来恐惧、带来焦虑。

别说智能科技对人类的冲击,就算是没有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让每一个人都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而且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一个人说,中国社会三十多岁就已经到了职业发展的顶峰,面临着被年轻人取代的问题,这已经是人力资源界的共识。

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但是无论知道还是不知道,都会时刻感受到——被淘汰的压力。

焦虑的源头就是恐惧,有恐惧就会有防御,就会有攻击,这样的生存态度,加上营养素的大量流失,供给不足,想要让自己有好脸色都是不容易的,想要让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也是不容易的。

三、不当的饮食

目前中国的饮食最大的问题就是碳水化合物过量。碳水化合物过量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血糖值上升的时候胰岛素会分泌,降低血糖,在血糖下降的过程中,会产生“空”的感觉,“空”与死亡有关,会带来恐惧感,这时人体开始分泌肾上腺素,如果不能及时调理血糖,肾上腺素就会持续分泌,这时我们会感觉到心慌气短等等,大脑会将这样的感觉翻译成——饿。但事实上,这种感觉和焦虑、恐惧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饮食中经济包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的人,情绪问题都非常严重,性格急躁,易怒,情绪经常失控,不但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出问题,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破坏力也极强。

问题是,我们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很多人会有严重的碳水化合物成瘾的状态。所以现在慢性病激增,糖尿病、心脑血管疼痛,甲亢或甲减等等……这又会加重心理问题和情绪失控的问题。

最近这些年总是有人很天真地觉得身体问题是身体问题,心理问题是心理问题,甚至有些人是“专家”级的人物,但事实上,身体问题和心理问题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心理问题会引发身体疾病,身体疾病也会引发心理问题,所以国外开始流行“身心医学”,但是真正能够对两者有充分了解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鳞角,能够处理两者问题的人,千万人中难得其一。

事实上,有身体问题的人应当先处理身体问题,身体好了,心理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目前为止,我接触到的,最佳解决胰岛素抵抗、血糖剧烈波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甲减甲抗……等等慢性病问题的方案就是健康管理,通过饮食习惯调整、运动习惯调整、营养素的加强供应,而全面综合进行调理。经过调理的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情绪处理能力加强了,很多焦虑、抑郁、恐惧等问题被缓解。

四、心理问题

目前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值得忧虑的,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这几乎已经是全民性的问题。这种心理健康水平跟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但同时跟教育的缺失有关,跟社会整体的生存压力的增加也有关,跟人际关系的恶化、挫败感的增加也有关。

在这样的状态下,几乎可以说是人人都处于防御状态,而心理疾病会加重这种防御。

所以,如果你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你的防御状态会比一般人更强烈,这就导致你无法正确理解别人言语和态度的含意,在这样的状况下,就必须要及时干预。该去精神科去精神科,该做健康管理做健康管理,该做心理咨询做心理咨询。

去精神科是为了正确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发展到什么程度,我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必须遵从精神科医生的建议,在我看来心理问题的解决,不是吃药物就能解决的。但是要确定“神经症”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程度达到“重度”就必须遵医嘱,所以早一点去看精神科,可以早一点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越晚去,选择机会越少。

做健康管理也会解决一些人的心理问题。缓解情绪压力,目前国外有通过健康管理解决抑郁症、焦虑症、注意力多动障碍,甚至癫痫的案例。

另外,必须要做的就是心理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