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声讨应勤?社会价值观怎么了?
(2017-05-24 19:48:45)
标签:
教育情感心理杂谈 |
分类: 问答集锦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特意追看了这个剧,说实话,整部剧,从上季看到本季,对于我而言唯一的看点就是应勤,剧中的其他人都有一种“秀”的感觉,但是演应勤的吴昊宸却是把这个角色演活了,看到应勤就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而其他人都是带着假面在做秀。尤其那个小包总,简直是整部剧中最大的败笔。
人们声讨应勤,其实并不是因为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而是应勤言语尖锐地刺划开了人们的伪装,把那些丑陋的东西,多年来被各种理论包装的自我欺骗全部撕开,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伤口,看到了自己在这种清白者面前的一直逃避不敢面对的真实状况——他的清白象镜子一样照出了人们内心的丑陋,这会激发人们的自我防御,然后当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话说回来,其实如果你真觉得婚前性行为没问题,真觉得非处没问题,你不会痛苦,也不会把应勤的话当回事,最多象赵医生一样,一个“迂”就足够了。甚至象曲筱绡一样——即便你是这样的清白,我也要想办法拉你下水,孤男寡女关上你一夜,促成这一对,绝不妥协——因为这是应勤的事情,而应勤就是这样的人,他有追求自己理想妻子的自由。
所以真正对应勤愤怒的人,是自己在内心深处本身就觉得婚前性行为是有问题的人,是自己也觉得非处有问题的人,这样的人只不过一直陷入在自我欺骗中,假装没有问题而已,甚至努力地用网络上看似前卫的道理努力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而已,甚至在些人心目中,也并不接受自己的性行为,甚至认为那是肮脏的。
而应勤又是如此明白无误地照出了这些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之处——明明你已经知道自己“脏”了,却有人毫不留情地照出这种“脏”,让你看得无比清楚,让你更恨自己,而他却不为所动,这无疑是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是引发这种残忍的根本原因不是镜子,也不是应勤,而是你自己对“性”这件事的判断,是你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现实,无法接受自己的“不纯洁”。
尤其当应勤对樊胜美说出:你跟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男人讲这样的话,自己不觉得害臊吗?
这简直要逼疯一群人。但问题是如果樊胜美不试图用婚前性行为是正当的来劝说应勤,应勤也不会讲如此刺激的话,所以如果谴责应勤的话,其实是不公正的,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毕竟对于应勤来说,樊胜美的言语确实是非常令他自己害羞的,所以他才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一个女人怎么能跟一个没有任何关系,只见了两面的男人大谈婚前性行为。
应勤这样的男孩看上去象是史前人类,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非常多,多到让人咋舌,料想不到,所以并不是安迪所说的,遇到这种人的可能性为零,事实上,之所以为零,是因为你不了解,是因为你的世界里没有这种人,甚至你也没有进入过类似的这种圈子。
很多人都认为九零后的孩子是放纵的,自由的,性泛滥的,但事实上,九零后的孩子有很多人是自律的,严肃的,卫道士的,他们有着非常严格的道德观,非常严肃的是非观,这是七零后和八零后不能理解的,绝大多数人看到的九零后都是片面的,因为那些自律的人一向不张扬,也习惯于不张扬。
而且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工科男都这样,但是我知道大多数的码农都是这样的,他们日常生活中难得有与女性共事的机会,绝大部分的技术员都是男士,一个团队里顶多一、两个女性,他们大多数没有与女性相处的经验,甚至没有机会与女性相处,跟女人说话会脸红,会害羞,很多人的生活非常单调,自律,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女人的心思,因为当码农已经够耗费脑力的了,所以谈恋爱是很困难的事情。
有的互联网公司招聘专门在非技术领域招漂亮的姑娘,这样可以给技术人员创造追求的机会,但是怎么样也架不住僧多肉少,所以绝大多数的男士进了这个行业,基本上跟进了寺院差不了多少,甚至比进入寺院还惨,毕竟中国现在很多寺院都是男众女众同在一个寺院,这种寺院的男女比例远高于互联网行业的技术部门。
所以应勤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单调、枯燥、自律、缺乏社交机会,而且因为缺乏社交机会,所以也不擅于社交,不擅于跟女性沟通,当他们选择面对电脑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放弃了跟女人交流,因为愿意干这么枯燥工作的男孩,也基本上从小就是技术型,擅于社交的人也耐不住这个寂寞,做不了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在公开场合听到别人提到说“22楼只有你一个童女”,他肯定要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既然问了,甩手就走也是必然的。
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应勤低情商的表现,问题是,在应勤这种人生活中,如果他跟邱莹莹没有关系,凭什么要应酬整个22楼?他又不象王柏川要看人脸色,四处寻找机会,更何况他的机会也不在这些人当中,应酬22楼,完全是在邱莹莹的面子上,既然这个面子没了,他也就没必要勉强自己应酬这些本来就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以后也不会有关系的人。
当然在那个瞬间,他是想不到这一点的,只是这样做了,因为技术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这态度,不服?那咱们就比技术!你羸了,我就服你!这就是技术牛人的思维方式,谁技术牛,就服谁……说实话,在技术领域里的大牛,我还真没见过谁会应酬别人,因为人家是大牛,团队里很多人甚至都仰望这些大牛,希望能够得到指导和合作,能让这种人应酬的是少数,而且牛人就这样,在哪都这样,任何领域都一样。
就象《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我看到一篇文章,某人吃了三十次小野二郎的寿司之后对他的描述:从来不会应酬客人,你跟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小野二郎是开寿司店的,在我们普通人来看,开饭店的人必然需要应酬顾客,但是事实上,就算是开寿司店的牛人,也一样对你爱理不理。
绝大多数人在这样的人面前立即就会挫败,挫败得五体投地,象根面条一样站不起来,这是因为没有这些人在,你的生活中也一样到处充满了挫败感,而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些牛人的态度,而是你自己的挫败感。
在很多人当然会批评这就是情商低,因为自己没有被应酬,那就低呗,应勤这种人,小野二郎这类人就这样,根本不会在乎你怎么评价他,就是这么任性,因为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你评价他情商低,他可能根本没听见,或听见了也懒得理你。
因为这种评价其实是是弱者因强烈的挫败感而产生的攻击行为——实在无法忍受如此被人无视。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其实是应勤的这种态度,其实才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寻求任何人的认同,有自己严格的道德标准,并且能够恪守自己的标准。这是需要力量的,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应勤是一个木讷的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乎仁”,也就是说刚毅木讷的人在孔子眼里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跟我们现代人完全不同。木讷的人看上去老实,但老实人不是傻子,他几次追问为什么邱莹莹那么抗拒曲筱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邱莹莹都顾左右而言其它,或想办法搪塞过去,这必然会让他这种逻辑缜密的人更增加怀疑,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也因为邱莹莹的态度而觉得不可思议,邱莹莹本来应该在第一次遇到曲筱绡的时候就据实相告,直接跟他说:我曾经有过男朋友,被小曲搞黄了。这样应勤肯定会顺着就问“那你跟你男朋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样即便应勤知道了还是会分手,至少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情感上的伤害。
而且事实上邱莹莹非常清楚应勤是什么样的人,很清楚这种人一定会在乎她是不是处女,所以她选择了隐瞒,想要等到两个人感情继续深入下去,再跟应勤表白这件事,但这其实是欺骗。
所以真正让应勤气愤的不仅仅是邱莹莹是不是处女,而是邱莹莹在本来应该讲实话的时候选择了欺瞒,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欺骗就是欺骗,欺骗对方,对方必然感觉受到了侮辱——把我当傻子呢?
应该说应勤的愤怒是正常现象,即便全天下的人都觉得邱莹莹智商情商都堪忧,但在应勤眼中,邱莹莹可并不是个简单的人,她确实有“领了结婚证,再坦白”的想法,就象邱莹莹说的“我想等着我们两个人感情再深入下去再讲……”
这难道不是欺骗了应勤的感情吗?再深入下去,到了应勤无法割舍的时候再讲——你不接受也得接受,接受也得接受。这种想法哪有一点尊重对方的意思?怎么会不让对方愤怒呢?所以在应勤的眼中,邱莹莹的做法的确是人品问题。
男人骗婚是人品问题,女人骗婚也一样是人品问题。任何人都不能以爱的名义,行欺骗之实。这里没有善意的谎言,谎言就是谎言,当你说了谎言的那一刻,就必须要做好谎言被揭发时所需要承受的后果。在这一点上,安迪是可圈可点的——即便她努力帮了樊胜美,但是当樊胜美因为她和王柏川一起欺骗她而愤怒的时候,安迪还是道了歉,因为欺骗就是欺骗,不管什么理由,都必须承担结果。
邱莹莹也一样,虽然她很喜欢应勤,对应勤也很付出,但是她欺骗了应勤,试图用小聪明来套住这个男人,在该说实话的时候没有说出来,所以她也必然要承担被应勤怀疑骗婚这样的结果,必然要承担被应勤否定人品的结果。
老实人是不能欺负的,欺负老实人后果很严重,老实人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住呀。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邱莹莹并没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她都不明白自己错在哪了,她只是单纯地以为应勤仅仅是因为她不是处女而抛弃了她,没有反省过自己曾经刻意隐瞒了真相,欺骗了应勤,如果她老老实实地承认,跟应勤说:“我错了,我不该骗你,但是我真的喜欢你,因为太喜欢你,所以害怕你知道我不是处女就不要我了,然后就一直没说……”也许会获得他的原谅,也许他们还有机会。
只可惜,人们害怕承认“不能撒谎”这样的错误,因为这个错误意味着人品问题,而更愿意假装无辜,但是如果你骗了对方,还要在对方面前装无辜,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只会是加倍的愤怒。
而且邱莹莹在非处这件事上真的是无辜的吗?邱莹莹其实就是拿自己身体上了智商税——遇到渣男,虽然很让人同情,但是失身并不是没有错,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曲筱绡就提醒过她,这是个渣男,不值得付出感情,但是她却迁怒于曲筱绡,认为曲筱绡破坏了她的感情,整个就是个标准傻妞,什么人值得付出,什么人不值得付出,自己都闹不明白,别人好心提醒她,那么血淋淋地让她看清楚现实状况,她都在那装睡,还要憎恨叫醒她的人,整个就是满脑子浆糊,这种状况,遇到应勤是她的幸运,如果再遇到渣男,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的个案中就有这样的人,严重抑郁症,因为她实在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
而且邱莹莹在遇到了应勤后就开始小心翼翼,想要感情一步步加深,套住这个她眼中的傻小子,这其实是挺卑鄙的,所以整个事件中,邱莹莹并不是无辜,她的痛苦都是她自己一手塑造出来的。
到了事情败露,还不知道止损,不知道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要憎恨曲筱绡,事实上没有曲筱绡早早捅破这层纸,真的到了结婚证也领了,不但她坑了自己,也坑了应勤,因为应勤很难过不去这个坎——应勤就是清白者,也必然会有清白者的暴力,真的结了婚才被应勤发现,应勤只有更加愤怒,两个人的生活都会被邱莹莹一个人给毁了。
说实话,她毁了自己的人生,是活该,在这个险恶的世界,别人提醒她都不知道感恩,只会怨恨的人,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她毁了应勤的人生呢?不觉得应勤更无辜,更可怜吗?为什么你自己犯了错,却拿自己的错误惩罚无辜的人呢?因为应勤不甘心被毁,所以他就应该被骂吗?因为他不够宽容而被骂?
清白者都不是宽容的,菩萨之所以能爱众人,是因为菩萨知道自己是罪人。而同情邱莹莹,甚至为邱莹莹愤怒的人,其实是通过了邱莹莹看到了自己,都不是清白者,都是菩萨。
大多数人,一开始看到应勤这样的男孩都会喜欢,因为他活得那么干净,那么纯粹,而且非常真实,不象小包总时刻处于做秀状态,也不象赵医生那么高大上,更不象王柏川浮华又懒散。
应勤勤奋,努力,低调,而且自律,认真,更重要的是单纯,虽然不是多么高帅富,但是踏实,又不丑,这种男人就象玉石,低调,温润,但——他就是接受不了非处,接受不了婚前性行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大票的非处,一大票的婚前性行为的拥护者直接被排除在他的世界之外,不问缘由。
人们简直无法面对这个现实——有一种男人,不管你有多么喜欢他,你都无法进入他的视线,你连努力的资格都没有,这实在是让完美主义者太挫败了,我能理解这种挫败所带来的愤怒,在这个自恋的时代,应勤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人们自恋的外壳,而自恋一但戳破,痛苦随之呈现。他是那么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你不配——所以难怪人们会在网络上开始攻击应勤,甚至攻击吴昊宸(这说明他演得太好了,太真实了,可以说是全剧唯一亮点,因为只有他不象是在演戏,其他人“戏”气十足)。
生活就是这样,你无论你做了什么,你都必须承担结果,即便你是上当受骗的。
所以不管攻击者认为应勤有多么不可饶恕,多么错误,他就是这样的人,而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他才能够不被环境所染污,才能在大家都泡纽的时候,他不泡,在很多人都走在约炮的路上的时候,他不约,如果你喜欢的是这样的人,你就得让自己配得上他的爱,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一方面自己放纵,一方面又渴望被这种纯洁的清白者包容,应勤就是清白者,清白者就是包容不了非处,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人类就应该学会看到现实的残酷,而不是咒骂和抗争,因为咒骂和抗争是没有意义的。现实就是现实,绝不会因为你的咒骂和抗争而有丝毫改变,你甚至也不能因为别人不屑于应酬你就愤怒,想让别人应酬你,你就得配得上别人的应酬,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公平,也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你也不能因为对方把你刨除在他的人生之外而愤怒,因为这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当对方拒绝与你的人生取得关系的时候,任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虽然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你只能接受这个痛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应勤这个角色的出现特别有血有肉,特别真实,现代很多九零后的男孩都是这样,邱莹莹们也确实应该反省,如果你想要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你的人生中包括有可能让应勤们进入你的世界,或你想有机会进入应勤们的世界,那么你就只能系好自己裤腰带,管好自己,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他们就会禁止你入门,想要敲开这个门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且不用说别的,就是曲筱绡,看着很放荡,但是事实上她从来没有乱来过,如果邱莹莹没有曲筱绡敏锐的洞察力,看人的眼光,就必须要学会抓紧自己的裤腰带,这是除了智力之外,唯一能分辨谁是渣男的方法——只要你管好自己,渣男一看得不到好处,自然远离,这其实是邱莹莹这种没有慧眼的女人唯一保护自己的方式。
邱莹莹们的愤怒,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抓住这唯一的保护自己的机会,而且关键是这个机会不需要头脑,只要管住自己,人们实在不愿意面对自己又没有头脑眼光,又没有管住自己的这种全面挫败的境地,于是应勤就成了人们发泄自己挫败感和愤怒的渠道。但事实上,你无论怎么骂应勤,都不能让你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冷静下来,看到这个世界有这样的人存在,看到自己的问题,不要假装问题不存在,你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所以很多人对应勤的声讨,不是因为应勤错了,而是因为他没错,因为他没错,所以就更是怒火中烧,这种愤怒不是因为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而是被强暴的社会价值观居然在应勤这种人这里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不起任何作用,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很清楚怎么得到,这实在是邱莹莹们始料不及的——想要改变应勤们的认知,是如此的困难。
这是因为应勤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擅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他不是一个聪明人,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弱势,而且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明确,他清楚自己的弱点,所以他才对处女这件事非常执着,而这种执着其实是来自于恐惧,并且因为恐惧,反而更执着。
他爱一个女人,并且想要跟这个女人结婚,用自己的一生来与这个女人相伴,但是却不知道这个女人曾经跟多少男人在一起,虽然观众们都知道,但是应勤不知道,而且因为邱莹莹隐瞒了这件事,这等于是严重的欺骗,他从此便无法相信邱莹莹所说的一切,这就是欺骗的结果,欺骗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刻的恐惧,这种恐惧是解决不了的。对于邱莹莹这样没脑子,又管不住自己裤腰带的女人来说,应勤无法相信她将来不会给自己带绿帽子,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频繁在网络上爆出的养大了孩子,自己却不是孩子的父亲的这种事情已经N起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男人都会害怕,都会紧张。应勤不过是胆小恐惧的一个其中一个人而已。
女人的自律,带给男人安全感。
有一个个案,跟一个男士上了床,而且是她主动推倒的对方,这个个案跟邱莹莹一样傻白甜,结果当她流露出她有继续跟这个男人发展的意愿的时候,这个男人迅速消失了,这就是男人,他会跟你上床,但是他绝不会娶一个让他没有安全感的女人。而邱莹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应勤安全感。这才是导致应勤迅速逃离,而且是毫不留情地逃离的主要原因,当一个男人被欺骗,失去了安全感的时候,你怎么勾引他,对他再好都没有用,即便他迫于无奈跟你在一起,结果也一定不会幸福。
象应勤这样的男人,邱莹莹亲了他一下,嘴都撅起来老高,就等着他能吻下来,结果他都能迅速跑开,这样的男人他太了解男人是什么样,他也太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自己控制得也很辛苦,也因为他珍视眼前的女人,所以他也绝不会跟任何人谈与性相关的话题,别说不跟女人谈,就连男人都不会谈,我的个案中有这样的男孩,读到研究生还从来没跟同寝的男生谈过有关性的话题,完全打破了我对男生寝室闲聊话题的想象,我原来以为男生寝室闭了灯闲聊,没有不聊到女人的,但是他们甚至连怎么追女孩子都没聊过,整个寝室的男生除了学习就学习,全部考研,这样的男生本身自己就很严格自律,自己就对自己要求很高,也必然对配偶的要求也很高,而且因为他自卑,所以更努力,但也因此更恐惧,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到底能不能跟他一辈子,他要的就是安稳的生活,如果他知道这个女孩有可能无法给他安定平稳的生活,他就会逃离,就会恐惧,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情绪,这种情绪有错吗?
所以这样的男人宁愿娶一个傻白甜,因为安全,但是当傻白甜也让他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也吓一跳,所以应勤其实是被自己的恐惧击败了。
当然除非你不是人类,你才能说这种情绪是错的,因为这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情绪——恐惧。所以与其说是他抛弃了邱莹莹,不如说邱莹莹吓跑了他。
这是所有邱莹莹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为什么男人跟男人不一样,男人不是都一样吗?这其实是网络剧,网络垃圾横飞的结果,女人和女人不一样,男人和男人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男人眼中就只有“性”,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只想着上床,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小包总,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应勤。
我也有个案非常愤怒地跟我说:“现代年轻人不是都这样吗?”,甚至连个案她妈都这样为女儿的放纵找借口,但是无论你怎么找借口,都无法面对男人们拒绝接盘的现实,现实就是这样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样活着不行。男人会跟你上床,但是会明确地告诉你,你们的关系仅止于此,全世界都会告诉你处不处女没关系,婚前性行为没关系,但是当你谈到要进一步的时候,一切就都有关系了,所以说“没关系”的时候,不过是哄你,在妓女太脏,又不合法的情况下,约炮最方便,最省钱,性价比最高。这就是现实。
有的人会说“到了感情深的时候才会在一起,发生关系很正常啊”,的确很正常,也很普遍,但是应勤这类男生会从心里升起一种寒意——你这么理所当然,这么理直气壮,那以后你跟别的男人在我背后发生关系,也是很正常的喽?那我为什么明知道自己会被带绿帽子,而由着你带呢?你跟他感情很深会这样,跟我也会这样,那你跟别也会这样啊……当一个人恐惧的时候,他看不到值得相信的事情,他无法相信自己,也无法相信你,而这就是现实。
我记得还有人对我说“万老师,如果我不试试,我怎么知道他合不合适?外一性生活不和谐怎么办?毕竟性生活对婚姻来说很重要啊。”她说得很有道理啊,这种论调几十年前在网络上就很常见,从美国传来的论调。
“你试了这么多了,你告诉我,你跟谁和谐了?你也结了婚了,你们和谐吗?”我问她。
她一愣,看看我:“万老师,真没遇到和谐的,一个都没有,就算是前夫也跟我不太和谐。”
这就是现实。如果你想通过婚前性行为和谐来寻找伴侣,那你永远都处在婚前性行为这个阶段,男人跟女人就是不一样,就是不容易有和谐的,所有和谐的性生活,都是长期配合,长期摸索,你想通过婚前性行为找到和谐的再结婚,对方不一定想跟你磨合那么长时间,因为他要的是解决自己的需求,而且几次过后,就没有心情应酬你了。这种理由其实是性伴侣很多的女人,或想要跟女人发生性关系的男人才会讲出来的,女人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心虚,男人的目的是为了哄女人上床,满足自己的欲望。真正有感情,奔着结婚去的男人和女人不会通过婚前性行为是否和谐来寻找伴侣。
我记得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男人得到了一个女人之后就淡淡的?
理由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得到了之后就会觉得“不过如此”,人类就这样,习惯了就会麻木,已经得到了,就没有必要再付出,再改变了。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个现状,就只能不断地换男人,因为任何男人都是这样。如果你能接受这个现状,就需要长时间的彼此磨合,改变,这是彼此都要经历痛苦的。
所以不要骗自己,你如果真的无所谓,你不会因为应勤而痛苦,你也不会因为他的否定而否定自己,应勤是个值得等待的人,但是你会不会在他的世界里,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是珍视的,还是散漫的。
我之所以说应勤是这部剧的亮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勤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很残忍,但对于年轻的女孩子来说也是警醒,有应勤的存在,这部剧就不单纯是一个充满幻想抄韩风,他的存在提醒很多女孩子看清楚人类社会的现实是什么,提醒女孩子们在解开裤腰带的时候想清楚,你有没有准备好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负责,你要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失去一些非常珍贵的选择机会,毕竟应勤是存在的,而且是大把大把地存在的,他们更勤奋,也更耐得住寂寞,他们自律,也给女人安全感和稳妥的生活,他们是值得你等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