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三年级集体备课
(2011-12-31 21:49:40)
标签:
列宁灰雀喜爱诚实的孩子课堂作业杂谈 |
分类: 集体备课 |
灰
知识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
2、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找找课文中描写灰雀美丽、惹人喜爱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4、大屏幕出示这两句话:公园里有…………惹人喜爱。
理解词语:白桦树(出示图片)
5、师:通过作者的描述,小朋友的朗读,老师的脑海中就浮现了三只美丽、可爱的灰雀的样子,她们在树枝间欢蹦乱跳,发出婉转的歌声。这样的灰雀,怎能不叫人喜欢呢!(板书:非常喜欢)
二、抓住语句,重点品读
1、师:课文中的谁也和我们一样,对这三只灰雀喜爱有加?(板书:列宁)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列宁喜爱灰雀的词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列宁每次……谷粒”表明列宁非常喜爱灰雀。“每次……都要……”表明列宁只要走到白桦树下,就会看这三只灰雀。如果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专门看这三只灰雀。“仰望”是指抬头望[作动作],而列宁长时间仰望三只灰雀会使脖子发酸的,可以看出他喜爱灰雀;列宁经常给灰雀带吃的,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爱灰雀,否则,他就不会经常给灰雀好吃的。
生:“在他周围……找到”一句中通过“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喜爱灰雀。因为列宁把公园的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看过了,他若不喜爱灰雀就不会那么细心地找了。
生:“这时……灰雀吗?”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只要列宁碰到一个人就问那人是否见到那只灰雀,可见他想尽快找到那只灰雀。
生:“列宁说……它怕冷”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通过这句话,我可以体会到列宁害怕灰雀出事。
生:“列宁自言自语……回来了”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若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对灰雀说话,还问它昨天去哪儿了。
2、出示学生找到的话,你可以选择最想读的一句,读出列宁当时的心情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把列宁当时的心情体会得很准确。!此时此刻,老师忍不住想问一句: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去哪儿了?
4、师:既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小男孩逮住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找出有关词句并来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
5、师:你们可真是有心人,也是个善于观察和琢磨的孩子,能够从小男孩的语言和动作、神态中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一齐讨论到这里,叶老师的心里可是咯噔一下。看来这个小男孩并不是一个好孩子。我们都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清晨、傍晚有了它们的鸣叫,会显得特别舒服。可这个小男孩却把它抓走了。下节课我们就要来讨论讨论,小男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堂作业
1、生字抄写:(1)出示所有的生字和词语,指名读,齐读
2、完成课堂作业中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