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三年级集体备课

(2011-12-31 21:38:30)
标签:

宋体

黑体

五角钱

缝纫机

梁晓声

杂谈

分类: 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品悟,朗读抒情。

3、感受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及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

1课前谈话:今天,叶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课件出示)

她,是我们的守望者,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也曾为我们的进步而欣喜不已。她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 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你知道这个“她”指的是谁吗?

2.师:她就是母亲,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母亲的爱,温柔似水,深沉如海。今天,让我们透过平民作家梁晓声的笔触,走近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一份慈母情怀。

3.出示课题,深情齐读。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篇文章比较长,同学们再大声地读读课文,把词句读准、读顺,如果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感情来就最好了。(自由读书)

2、师: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课文,读你最想读的地方。

3、师:文中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词句来说一说?

4、师:这些词无需老师多说,一定能在你的眼前呈现画面,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好这些词。

5、生练读、指读   齐读这些词

三、细读课文,锁定形象

(一)了解背景,追寻本质,感知受苦之故

1.师:“疲惫”的、“辛劳”的、“可怜”的……当我们把“母亲”这个称呼和这些词语连在一起的时候,心里酸酸的。是什么原因让我的母亲如此瘦弱,如此疲惫不堪,如此辛劳地工作着?去课文中找原因,找到相关句子后仔细读上几遍。

2、师:你找到原因了吗?联系课文中的词句来说。读读有关的句子(2426

3、穿插材料:你想知道,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会把这“一元五角钱”称作是“这么多钱”?你想了解,这一元五角钱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有着多重的分量吗?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计算(出示计算步骤):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一元五角钱相当于梁晓声半学期的学费,着实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品读重点,深入咀嚼,感受母亲之苦。

1、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挣必需的生活费,母亲瘦小的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当我走进母亲工作的街道小厂,第一次亲眼看到母亲工作的情形时,我震惊了。我这才知道原来母亲每天是这样工作的……快速浏览全文,拿笔找出描写母亲工作情形的句子。

2、按着顺序,读读你们找到的句子。(指名读)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你光从“烤”字体会到环境恶劣吗?)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老师与个别学生合作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老师与全体学生读)

3、师:读完了这三段话,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联系句子读出苦、累、忙

这三段文字,我们需要用心再去读读,抓住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谈感受,如果能联系上下文来谈那会更好。(学生自由品读)

4、师:来交流你的感受!(学生谈体会,并随机朗读,以读代讲)

师:老师从梁晓声的《母亲》原文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话,来描写当时母亲工作的环境(这段文字有让你震撼的地方吗?)

5、教师引读,情感升华,感动母亲之苦就是这样,在那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在那小小的角落,在灯泡的炙烤中,我第一次知道母亲在拿命工作,第一次看到——(生: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我的瘦小的母亲;我用颤抖的声音轻轻呼唤着,我看到——(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的疲惫不堪的母亲;我也深深地记住了这样的镜头——(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的可怜的母亲

6、师:那天,我走进母亲工作的街道小厂,本来是想(要一块五角钱去买书,买那本让我想得几乎失魂落魄的书。)可是当我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工作情形后,我犹豫了,我几乎说不出口了,因为,这时,我才深深地感到:这不是普通的一元多钱,它是——

四、品读语言,感悟深情

1.师:家境的贫困、生活的压力已经让母亲疲惫不堪,我不忍心再加重她的负担!可是我对书的渴望又是如此的强烈,所以,我还是说了,这在别人看来实在很过分,那么母亲是怎样看待儿子的要求的呢?

2、品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师:在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母亲是怎么想的?我有一些疑问想问这位母亲,你能代她回答吗?

1)师问:您挣钱这么辛苦,挣的钱又仅够养家糊口的,你怎么还那么高兴拿出钱呢?

2)师:您不觉得您的儿子很不孝顺,不体谅您的难处吗?怎么还那么高兴?

3)师:生活中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给孩子买这种别人眼里的闲书值得吗?

3.母亲是如此的通情达理,她竟然这样的关爱我,理解我!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写话训练  (课件出示)

4.交流写话内容,对话互动。(把自己写的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配乐朗读)

5、师:学文至此,你又理解了,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学生板书:伟大、无私、通情达理、关爱孩子……)

6.师:文中的母亲,瘦弱但坚强,平凡却伟大,她的无私,她的通情达理,她对我的爱都饱含在这句简单的话语中——再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7、总结:同学们,这就是母爱啊!家境贫寒,却毫不犹豫地掏钱给儿子买书,生活小事中,更能体现慈母情深!孩子们,相信你们的母亲也是如此,母爱深重,母爱无边,愿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那份最真、最纯、最珍贵的母爱!

 

板书:      辛苦                      关爱孩子

            贫穷                      通情达理

瘦弱       慈母情深         无私

           可怜                        伟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