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奇点诗歌文学
奇点诗歌文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22
  • 关注人气: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2013-05-11 16:18:57)
标签:

介绍

诗歌

文化

分类: 《外国诗人介绍》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
威廉·卡洛斯·成廉斯(1883—1963),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处在美国诗坛核心地位的诗人,也是对美国当代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职业是儿科医生,有人认为·他是契诃夫以来最重要的一位文人医生。他于1883年出生在新译西州,离帕特森不远的鲁瑟福。他开业行医40年,在鲁瑟福,1963年3月4日去世。1902年,他入宾夕伐尼亚大学医学院就读期间,认识了两位诗人:艾菲拉·庞德和希尔达·社立持,并成为终生的朋友。这种友谊对他有重大影响,以至他把自己的一生区分为“庞德前”和:‘庞德后”。他自费出版的第一本《诗集》(1909),是以前人特别是济慈为榜样的产物,由于庞德、杜立特和玛丽安·穆尔等人的评论和影响,第二本诗集《锻炼》(1913)就开始反映出他转而探索一种全新诗歌的努力。他虽不是移居英国的那些意象派诗人集团的一员,却是终身坚持意象派“直接”、“具体”原则而取得重大成果的唯一一个。30年代,威廉斯参与发动“客体主义”诗歌运动,所谓“客体主义”不过是意象主义的另一种表现。而由于强调使用普通美国人的口语,取材于美国本土的日常生活,写具有美国气派的诗,他又成了美国乡土诗歌的倡导人。威廉斯不仅写诗,也写长、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而且留下了一部自传。他最宏伟的一部长篇巨作是诗史型的长诗《帕特森》,一部多卷诗,第1卷1946年问世,到第6卷1963年付印时已是遗著。然而他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诗,倒是一个一目十行的读者一眼就能读完的《红色手推车》。他还编过多本杂志,以对抗艾略特、斯蒂文斯和新批评派那些学院派诗人和评论家的主张和影响。他的成就,使他赢得了1950年的全国图书奖,1952年的波林根奖、普利策奖,和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这样一个在麦卡锡时代被剥夺了的荣誉职位。逝世后,他还获得了普利策奖和一枚诗歌金质奖章。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庞德的同窗好友,诗风很接近意象派,同时继承了惠特曼的浪漫主义传统,在意象派星散后,他是唯一对意象派坚持具体性原则并终身服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意象派所产生的最有积极意义而且最持久的成果。
   
    威廉斯创作的特点是坚持使用口语,用简明清晰的描述性意象,用松散的短句,反对复杂沉重过于致密的内部结构和晦涩的象征体系。20年代末他参加“客体主义”诗派,主张“要事物,不要概念”。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粗糙、丑恶、平凡的事物均可入诗,写作速度宜快,以使天籁得以自然记录。他还强调美国本土风格,用普通美国人的语言,写美国题材,建立有美国本土特色的诗歌。他说:“我相信一切艺术都从当地产生,而且必须如此,因为这样我们的感官才能找到素材。
   
    他的诗风明朗、平易、亲切,意象鲜明,细节逼真,语言精练,有浓郁的生活味、人情味和乐观情绪。代表诗集有《地狱里的科拉琴》、《酸葡萄》。后期创作主要是长篇叙事诗《裴特森》被认为是现代美国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之一。50年代后期美国反学院派诗兴起,威廉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美国当代诗人以威廉斯诗风反艾略特诗风,许多评论家认为威廉斯和庞德是对美国当代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95440b0101klec.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