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 课题申请·评审书
(2017-04-27 08:28:17)分类: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附件1
_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
课题申请·评审书
填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2月修订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守课题管理规定。遵守《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研究成果发表时在醒目位置标明“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10.成果达到约定要求。课题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公开发表,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________
填
1.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完整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2.本表报送一式两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A4纸张,于左侧装订成册。
3.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4.学科分类: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按指定代号和名称选项填写,限报1项。跨学科的课题,请选为主的一个学科填写。
例如:
A学前教育,B小学学科(B1语、B2数、B3外、B4音体美),C小学综合(C1信息技术、C2心理健康、C3教育管理、C4小学综合教育等),D中学理科(D1数、D2理、D3化、D4生、D5音体美),E中学文科(E1语、E2外、E3政治、E4地理、E5历史),F中学综合(F1信息技术、F2心理健康、F3教育管理、F4中学综合教育等)J高校,H个人微型(课题负责人、参与人总数不超过2人)
5.课题负责人:指真正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的研究者。不能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不具备中级职称的需两名副高以上专家推荐。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并不能参与其他人申报的课题。在研的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
6.课题完成期限:规定为1-2年。请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
7.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工作单位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地址要准确并填写邮政编码。
8.课题参与成员: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含课题负责人,不能空挂名,并按承担研究任务的多少排序,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课题。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人员。最多不得超过10人。
9.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10.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兰州市广场南路51号14楼
联系电话:0931-7821811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七年二月
一、
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
课题名称 |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有效教与学策略之实践研究 |
|||||||||||||
学科分类 |
E1语 |
课题负责人 |
张永锋 |
最后学历 |
本科 |
|||||||||
性 别 |
男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年月 |
1970-03-23 |
|||||||||
行政职务 |
教师 |
专业职称 |
语文 |
研究专长 |
语文 |
|||||||||
工作单位 |
甘肃省宁县第二中学 |
联系电话 |
15569716429 |
|||||||||||
通讯地址 |
甘肃宁县新宁镇育才路2号 |
邮政编码 |
||||||||||||
电子信箱 |
2216090713@qq.com |
手机号码 |
15569716429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序号 |
姓名 (最多10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工作单位 |
||||||
1 |
张永锋 |
|
1970.3 |
一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宁县二中 |
|||||||
2 |
詹正科 |
|
1981.8 |
二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宁县二中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7 |
|
|
|
|
|
|
|
|||||||
8 |
|
|
|
|
|
|
|
|||||||
9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的主要研究成果 |
D论文| |
|||||||||||||
预计完成时间 |
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成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曲鉴赏教学》 |
张永锋 |
D论文| |
《中学语文》 |
2008.4 |
《语文高考备考中“三维目标”优化策略初探》 |
张永锋 |
D论文| |
《中学语文》 |
2013.4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
张永锋 |
D论文| |
《考试周刊》 |
2016.8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7.8——2018.6 |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要求及快速理解诗歌指导范例 |
D论文| |
张永锋 |
||||
2 |
2018.6——2018.12 |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教学中,如何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 |
D论文| |
|
||||
3 |
2018.12——2019.4 |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有效教与学策略之实践研究报告 |
C研究
|
张永锋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1 |
2019.4 |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有效教与学策略之实践研究报告 |
C研究报告| |
张永锋 |
||||
2 |
|
|
|
|
||||
3 |
|
|
|
|
课题设计论证(限2000字内)
1、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立人”为中心,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以教学案例为突破口,以教育叙事为基本手段,通过古代诗词延伸到现代诗歌,从诗歌拓展到文学作品;从教材到资料,加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凸显文化素养。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限1500字内)
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学校藏书丰富、有校园网络系统,学校教研氛围很浓厚,鼓励老师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去年已经有3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立项,省市级各有一项课题已经结题。鉴于此,我有信心和热情开展教学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