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65微观泰山岱庙遥参亭大雪——铁狮


标签:
365细微之处动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旅游 |
分类: 泰山四季 |
铁狮位于泰山东岳大街中段路北遥参亭门口,南面五米有棵唐槐,地处东岳大街马路中间,成为泰安独特景色。
“遥参亭”是岱庙建筑群南北轴线上的第一组建筑,实为岱庙的入口。自此向北轴线直抵泰顶的“南天门”,古代帝王凡有事於岱宗,均先在此“草参”,再入庙祭祀。“遥参亭”前临御街,清乾隆三十五睥在门前建造石坊,额上刻字“遥参亭”。清光绪六年在坊前增建方石垒砌的双龙池。池前石碑----《双龙池碑》和《万古流芳碑》均系同期建造的记事碑。此地是岱庙的第一个景观。石碑、龙池、石坊,以及背后“三座门”式歇山顶的南山门,加上铁狮与旗杆的陪杂和古槐的烘托,气势巍然。由此 极目达眺,岱顶历历在目。
景观简介
“
遥参亭为岱庙前庭,旧称草参门、草参亭。古人凡有事于泰山,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亭为二进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时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后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后山门内东侧有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风景名胜亭前有石坊,额书“遥参亭”。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坊前为双龙池,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池北有1929年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