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剪灯新话—翠翠传》有感(代婧)

标签:
翠翠湖州宋体金定剪灯新话古典文献专业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剪灯新话—翠翠传》有感
这曲爱情悲歌出自《剪灯新话》卷三,翠翠被将军所掳,后虽与丈夫金定相见,却只能与丈夫兄妹相称,不敢认为夫妻,两人在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中先后死去。
翠翠的豆蔻年华十分幸福,虽是女子,但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女儿要入学堂,也都依允。聪慧的翠翠在学堂内认识了情投意合的金定,金定也有慕艾之意,写诗赠给翠翠:“十二阑干七宝台,春风到处艳阳开。东园桃树西园柳,何不移教一处栽?”翠翠心许俊雅温文的金定,回诗和曰:“平生每恨祝英台,凄抱何为不肯开?我愿东君勤用意,早移花树向阳栽。” 翠翠的父母十分开明,虽然金定家境贫寒,仍然促成佳缘,翠翠金定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来十分幸福美满的一对夫妇,却因为战乱劳燕分飞。金定不离不弃,千辛万苦寻找爱妻,但翠翠已沦为军将宠妾,最后两人被迫殉情而死。感人至深的同时,也反映了造化弄人的深深无奈,以及战乱带给广大人民的深重苦难。
尽管命运悲苦,书中各色人物仍然大放异彩。其间体现的人文关怀,开明思想,远远超越了小说所处的时代,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开明的父母不拘泥礼法,允许聪慧的女儿入学堂读书;不计较门第,成全女儿一片痴心,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翠翠命绝异乡,父亲哭于坟下:“汝以书赚我,令我千里至此,本欲与我一见也。今我至此,而汝藏踪秘迹,匿影潜形,我与汝生为父子,死何间焉?汝如有灵,毋吝一见,以释我疑虑也。”爱女之情催人泪下。
深情的丈夫金定这个形象也深得人心。身为俊雅温文的翩翩佳公子,但为了寻找爱妻下落“生于是辞别内、外父母,求访其妻,誓不见则不复还。行至平江,则闻李将军见为绍兴守御;及至绍兴,则又调屯兵安丰矣;复至安丰,则回湖州驻扎矣。生来往江淮,备经险阻,星霜屡移,囊橐又竭,然此心终不少懈。草行露宿,丐乞于人,仅而得达湖州。”坚贞如此,真是惭煞董永,羞死张生。
聪颖活泼,敢于追求爱情的翠翠也散发着远胜于其他同时代女子的别样魅力。‘ 年及十六,父母为其议亲,辄悲泣不食。以情问之,初不肯言,久乃曰:“必西家金定。妾已许之矣,若不相从,有死而已,誓不登他门也。”’与金定洞房之夜,翠翠枕上《临江仙》一阕赠生曰:曾向书斋同笔砚,故人今作新人。洞房花烛十分春!汗 沾蝴蝶粉,身惹麝香尘。 殢雨尤云浑未惯,枕边眉黛羞颦。轻怜痛惜莫嫌频。愿郎从此始,日近日相亲。既有大家闺秀的羞涩典雅,又有芳龄少艾的娇憨可爱,百合花一样纯洁烂漫。
《翠翠传》情节曲折,文笔明净清新,富有优美的文学韵味和超时代人文思想,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系古典文献班代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