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新谈
(2022-07-14 10:28:20)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小学数学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带来了更多的启示与思考。设计分层作业,其一,是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二,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其三,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的各项功能等。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设计更为有趣、有效的分层作业,教师既要在作业主题方面分层,也要在作业形式方面分层,还要在作业评价方面分层。
一、在作业主题方面分层
不同的学生,在同样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发展需求。[1]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在作业主题方面分层。基础巩固作业、思维拓展作业、能力提升作业等,都是小学数学作业的不同主题。通过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认真完成不同主题的作业,既能够让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也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例如,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教师让他们去完成一些思维拓展题、或者能力提升题,无异于空中楼阁。在完成这种类型的题目时,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会显得比较费时费力,进而导致他们的课后作业负担加重。不仅如此,这种类型的作业题目,还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鉴于此,教师可以为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量身定做”一些基础巩固作业。
基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主题进行分层,并将其组成一种套餐式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与自己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符的套餐作业认真完成。
二、在作业形式方面分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喜好、长项等,因此,他们往往会喜欢不同形式的作业。鉴于此,教师可以围绕清晰、具体的作业目标,精心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作业,并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作业,组成一种套餐式作业。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会更加自身的喜好、长项等,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乐此不疲地认真完成。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些分层作业。请同学们自主选择下面一种形式的作业,认真完成:1.请同学们自由选择5个不同的分数,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请同学们任选5个不同的分数,并结合多姿多彩的生活,尝试用文字描述出来;3.请同学们以采访调查的形式,聚焦生活,从中找出5个不同的分数;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尝试准确描述、表达现实生活中的5个不同分数。
显而易见,上面的分层作业,就是一种形式方面的分层。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他们往往会选择绘画形式的作业认真完成;对于喜欢写作的学生,他们往往会选择写作形式的作业认真完成;对于喜欢交际的学生,他们往往会选择采访形式的作业认真完成等。同时,归因于作业形式方面的合理分层,所以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更高,作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
三、在作业评价方面分层
在“双减”背景下,绝对不允许让家长批阅孩子的作业。批阅作业是评价学生作业的一种主要形式。[2]换言之,教师应该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有效、精心的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夯基固本作用与拓展延伸作用等。为了着力提升作业评价方面的实效性,教师也应该在作业评价方面进行分层。
例如,对于一些底子薄、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他们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之所以要对这部分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是因为他们的作业错误通常会比较多,通过面批面改,可以指导他们更为通透、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以此达到夯基固本的目的。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统一上交活页形式的作业,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作业进行精细化评价。而对于一些优秀学生,教师则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当然,教师还应该鼓励优秀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我评价,据此更进一步地发展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通过在作业评价方面的科学、合理、细致分层,教师可以更为精准、更为有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作业中的实际表现。以及时、有效的作业分层评价为推手,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会更高,作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等。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从作业的主题、形式和评价方面进行更为科学、更为细致的分层。通过分层,切实为学生的作业“瘦身”,为学生的作业“添趣”,为学生的作业“增效”,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因分层作业而持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