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0-07-25 10:44:00)摘要:习惯是无法忘掉的,它如影随形跟随我们的一生。要改掉不好的习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与其把毕业精力用来改掉坏习惯,不如,从孩提时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从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开始,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健词:教师榜样 学生习惯 家校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格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氛围建设,班级的氛围又返过来激励学生进步。可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班级对学生自身的成长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树立榜样的作用
宋朝的欧阳修有一篇文章叫《连处士墓表》,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事带头去做,虽然不说话,但自己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榜样,所以能取得人们的信任。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小学班主任的角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导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好奇,又善于模仿,教师家长怎么做,他们也爱怎么做,如何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捏都可以。
班主任每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他往往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取向。
学生会模仿你的行为,你不理智的大声吼叫或体罚,就是在向学生示范不良的行为让他模仿,他也会吼叫、情绪化或以武力征服别人。
由此可见,教师树立榜样要正面,具有正能量。例如,说到做到,宽以待人,公正严明,真诚善良……以自身的魅力去影向学生。
如,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每一节课下课后,要把抽屉的垃圾清理干净,放入到垃圾桶里。做为班主任自已这样要求,也要这样做到,每天把自己讲台桌上使用过的面巾纸扔入垃圾桶。讲台桌的物品在上课前或是下课后,摆放整齐。学生作业整理放好,讲台桌上的一切井井有条。
正面的示范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杨建湖老师在《浅谈如何恰当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教育艺术》里这样写道:“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同时,善用批评和表扬就像一曲协作曲,激励着学生前进。表扬与批评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明白事理,发扬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规范行为,更快进步。” [i]
那么,如何恰当的表扬与批评呢?
1.经常且及时地表扬奖励良好的行为。
表扬最直接的呈现是奖励,奖励具有塑造和决定儿童的行为的作用。它会强化行为,所以它被称为强化物。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立即做出的奖励,及时表扬效果较佳。
奖励有许多种,我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奖励。
社会奖励: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表扬……
活动奖励:当值日小组长、帮老师做事情、看电影电视、一起做游泳、一起去看书……
物质奖励:大拇指、星星、文具……
如,在校园里,经常能遇见学生。一个内向且胆小的孩子迎面走来,不得不向老师问声好,这时,做为班主任老师要真城地看着学生,并微笑着回应孩子。过后,这个孩子看见其他老师也会大胆地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2.及时批评学生不良的行为。
学生的成长,不但需要及时奖励良好的行为,也需要及时批评制止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当学生犯错误时,要深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免错怪了学生。特别是对有些差生,更要真诚十足地对待他们,他们往往更加敏感,无端的怀疑,无疑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烦恼,且没有教育意义。当学生对教师的话不予理睬的时候,教师要给出清楚明确的指示或命令。靠近孩子。面部表情严肃。叫他的名字。保持目光接触。用坚定的语气。下达直接、简单而又明确的命令。
如,有的学生在发作业本时,有时会把作业本扔得到处飞,这时,我走到孩子身边叫住他,看着孩子告诉他要发作业本,要走到作业本主人旁边,轻轻地把作业本放在座位上,他自己一定也想别人这样对待自己的作业本,我们也要这样对待别人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恰当的表扬和批评能能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家校结合,目标一致
家庭始终是学生生活的主阵地。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起家庭的教育力量,与学校教育能量结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促进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班主任要及时且经常与学生父母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行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拓展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和家长进行有深度与广度的交流。
1.建立交流平台。班主任可以和家长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入户家访或是家长接孩子时进行交流。还更以通过电话家访、微信家访等各种社交方式,还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建立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各种方式,方便教师与家长探讨学生在家在校的教育问题。
2.交流教育方法。班主任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多听听家长建议和意见,不断地通过交流,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用普雷马克原理(祖母的法则)用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首先完成
作业
洗碗
整理房间
睡午觉
吃蔬菜
弹半小时钢琴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在共同教育方面形成共识和默契,互相补合必然会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家庭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家校的教育思想向一处地方使力 ,凝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不厌其烦、事无巨细、扎实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