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年级随文小练笔
(2018-05-17 20:08:59)前言
管建刚在他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这样写道:“写作是思考中的思考,写作是一件辛苦的事,它需要意志的支撑。”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考中的思考。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是储蓄,写是训练,两者互相制约。读影响着写,写促进了读。陶行知先生提出:“阅读教学中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是实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教育手段。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写作内容较为简短,紧随课堂阅读教学,适时、适度地进行,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使学生这“思考中的思考”,不再那么辛苦。
1.句式练习
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章多数选自名家文集,很多句子都是精挑细选,遗词造句优美,如比喻句,拟人句,感叹句,排比句,后问句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式进行细细地品味,逐渐体悟句子的表达规律,进而设计迁移性练习,鼓励学生模仿练笔。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课文里有这一个句子“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和学生一起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方法,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骏马和大牛静立的样子,侧面烘托了草原的和平安宁,表现了草原美好而乐趣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然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描写一种小动物。
2.结构练习
小学语文课本里很多文章,谋篇布局巧妙。段落的学习是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仿写结构明显的段落。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镇的早晨》总写小镇被木船的橹声唤醒,再分写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热闹的、忙碌的,最后升华多美的小镇的早晨。这是整篇的布局,而段落的布局同样值得仿写。和学生一起学习中间三个自然,让学生找出总起问,一起分析围绕着总起句,写了哪些事物。根据阅读教学,在这里安排学生一个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个段落。可以是《校园的早晨》,《家的早晨》……
3.情节冲突处练习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叙事的文章,记叙文是由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这几部分组成,抓住记叙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形成一个训练的“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挑山工》,为什么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人长一倍,而所用的时间却并不长?一个设问,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根据问题练笔。
4.补白想象处练习
例如《圆圆的沙粒》那颗圆圆的沙粒是怎样度过几十年的?在文中省略号的地方补写一段话。首先读6到9自然段,以读代讲,把学生带入情景,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这颗钻进蚌壳里的圆圆的沙粒,在这几十年漫长的岁月中你都想过些什么?做些什么?在这一个省略号处进行随文练笔
5.续编改写练习
续编改写,是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古诗、剧本类课文可以采用改写的方式进行训练。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采用续编的方式进行随文练笔。例如古诗《凉州词》,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节选自意大利作家爱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讲述了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去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这一篇适合续写。
结束语
以上,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文章形式,在其训练点上,都要做适当的调整。随文练笔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在培养语感和提升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素养。当然,“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不是课文里出现的练点都要学生进行随文练笔。
在训练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训练。
三、以激励为主,正面积极的评价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
写作虽然辛苦,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平台一点一滴地积累学生的作文素材,学生作文经过时间的沉淀将会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