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曾经涉嫌非法经营罪的“嫌疑人”葛平,非常高兴地向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告知了自己的近况,再次真诚地表示感谢。
葛平,是合肥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该公司自2010年始对三维产品进行自主研发,相继研发和制作了多个系列的三维益智动漫产品,包括三维图册、3D眼镜、小玩具等。因产品形式新颖,有创意,试销后很受市场欢迎。
然而,由于文化市场对创新型的3D动漫等益智产品缺乏统一具体的认定标准,部分代理商在经销期间便遭遇了该产品系非法出版物的举报,并且被当地文化部门查封。由此,也引起了侦查机关的注意。
案发后,侦查机关将该套益智动漫产品中的图册委托省内有关出版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图册属于非法出版物。葛平也因此被侦查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移送高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一个自主研发的科技公司,一个高新开发区特地招商扶持的创新型企业,突遭如此变故,公司停产、亏损、员工离职……还涉嫌犯罪?若罪名成立,还有可能面临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这让葛平怎么也无法接受。取保候审期间,她多次向侦查机关、检察院,甚至到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反映自己的冤屈,反复解释自己这个3D动漫益智产品的新颖性、特殊性,并向检察院提交了重新鉴定申请书。
承办此案的主诉检察官赵思坤收到案件后,便觉此案非同寻常。从检二十余年,办理这种涉及创新型动漫产品的案件,还是第一次。虽有鉴定报告,但经过认真审查,赵思坤还是从中发现一些疑点。首先,鉴定的样品只是整套产品中的一部分,即图册部分,未包括3D眼镜、小玩具等。其次,送检鉴定的检材形式种类不全,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套产品的外在形态和性质。
赵思坤清醒意识到,对该类新类型案件的办理,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罪与非罪的认定。为此,他特地走访了鉴定机关、科技局、安徽少儿出版社等有关单位,向多名工作人员询问情况,了解到时下少儿产品中图书玩具化、玩具图书化的形式非常普遍,且销售渠道也是多样化。该涉案产品形式新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物包含的图书类型,因此,其是否属于非法出版物,甚至是否属于出版物都还是一个问题。
根据科里意见,该案曾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并要求侦查机关对该涉案产品重新鉴定。但侦查机关认为鉴定机关所出的鉴定是依据法定程序、由具有鉴定资质的机关所做,应当采信,无需再重新鉴定。
于是,公诉科将此案向院领导汇报,经慎重研究决定重新鉴定。赵思坤与另一名检察官专程携带全套动漫产品样本到北京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该产品是否属于出版物、如属出版物是否系非法出版物进行鉴定。
对该送鉴产品,新闻出版总署检测中心也是第一次遇到,为此特别召集有关专家进行鉴定。2013年8月30日,出版总署检测中心鉴定意见认为:送检样本不属于出版物。
嫌疑排除了。高新区检察院将鉴定意见告知侦查机关,侦查机关立即于2013年底发出依法不应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撤销案件决定书”。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检察院)
黄骊 白飒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