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在《白银日报》2019年10月13日上的一篇

(2019-10-16 17:11:57)
分类: 发表的诗歌
发在《白银日报》2019年10月13日上的一篇


 从一组诗谈谈安蓝的写作

    在白银文坛上,安蓝是一个多面手。她先前写诗,后来写散文,写评论,写网络小说,可以说每一种体裁她都写得不错,而且都稍有收获。
    说句心里话,我一直认为她的诗歌是她写作的强项。她早先的一些诗歌,读起来让人舒服,让人有触动,特别是她的一些深层次的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很能打到人,使我觉得她假以时日,会是一个很有自己味道和特色的诗人,走向全省甚至全国,是有可能的。可以说,她的诗歌在即将取得突破和成绩的关键时刻,她似乎不再写自己熟悉的,应手的诗歌了,转向了其他体裁,写起了散文,评论和网络小说了,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的志向,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别人不能强求,也不好左右。当然她在其他体裁的写作上取得的成绩,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期间,她偶尔也写一些诗歌,但就我的眼光来看,她的诗歌已经没有先前的那种读起来让人有所思索和思考的诗歌,而是好多诗歌有句无篇。一首诗歌读起来,有让人惊诧的句子,但这个句子又不能很好地为整首诗服务。我在不同场合,安蓝在场不在场,我都这样评价安蓝。我觉得,安蓝作为白银文坛可以说有点代表性的作家,不应该只有一味地夸赞和表扬,而应该提出她诗歌的不足和缺点,这样或许对她更好。一个作家的成熟,需要提携和表扬,但我想对一个成熟或者走向成熟的作家,必须给予一定的批评,这样他才不会飘飘然,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当然我的批评不一定正确,但它总归是批评,总归是提醒,做到这一点我想作为有良知的作家,是应该的。因为有些表扬其背后不一定是真正的表扬,可能是言不由衷。
    安蓝终归是安蓝她自己,她有自己的才气,她有自己的底蕴和积淀,所以只要她沉下来,不心浮气躁,她就能写出好多一般人写不出的东西,或者写不到的东西。我一直认为,作家诗人首先要有才气,然后是后天的磨练,我的观点在平川征文评奖座谈会上,著名诗人阳飏老师给予了印证,使我更坚信了自己的观点。近日,平川区借陶瓷峰会举办了一次征文,安蓝参赛的一组作品获得一等奖,并在《白银日报》上发了出来,使我有机会认真拜读。读完使我眼前一亮,安蓝终于回来了,回到她原来的写作态度上。这一组诗体现了安蓝是有才气的,这是无疑的。
   安蓝的这组《诗人与瓷》一共7首,每首都很短。短中有大天地,而且每首都很出彩。
   诗歌是生活的产物,只有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扑捉写作的动机和灵感这样写出的诗歌才有生活的气息,才有读者。安蓝作为一个女诗人,她有女诗人独特的、细腻的对生活的情感表达方式。在《诗歌讲座》这首里有充分的表现:
“讲到最是以的那段日子\刘年的眼眶里分明升起薄雾\三丫又在偷偷的抹泪\我的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只有女诗人才会这样写,只有女人才有这样的观察和思索,才有这样细腻的情感宣泄。
    忙转过头,望向窗外
    不远处,少次车间里,一些瓷
    正在烈火中挣扎和窑变
    前面四句与后面两句,有一个很大的跨越,这样的跨域因“我的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接着“忙转过头,望向窗外”的转承衔接,既贴切又觉得自然,既水到渠成又觉得突兀,让人愕然:不身临其境的人,感觉不到这一点,诗人从讲座现场突然笔锋一转,写到不远处的烧窑场景,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诗人就是诗人,她有这样的想象的能力,因为讲座现场距离瓷都是那么的近,这样的联系又是合情合理。特别是结尾的两句,可以说是全诗的精华,是诗人淬火般的思考所得,当然这样的思考不是在写这首诗时那种沉思凝神的思考,而是诗人长时间的思考在瞬间的突发与呈现。这里的“挣扎”和“窑变”,难道没有诗人自己的成分在里面吗?我想是有的,这是诗人对生活的挣扎和窑变,也是对自己写作态度的挣扎和窑变。我认为安蓝在诗歌写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已经达到了她的“窑变”。安蓝的这首诗就完全没有我说过的有句无篇的毛病了。
   安蓝有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诗人的写作,离不开自己的情绪表达,可以说诗是诗人情绪表达的出口,诗人借助诗歌与生活和尘世交谈交流。
    与它们站在一起
    他更像一个未上釉彩的陶罐
    不同的是,他的安静里
    依然有火,在攒动
    《在陶瓷车间》
    这首短短的四行诗,可以看出安蓝的才气,她的才气就体现在她有她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刘年和张二棍是两个特别朴实的诗人,不事做作,但一般人不会这么写他们,只有安蓝会这样写。我想,安蓝这首诗里,写的就是刘年或者张二棍或者他们的融合体,或者其他的人,他们可能是张三,也可能是李四,但“他”具备这样的品质。她不写“他”的朴实,她借用现场的陶罐写“他”的特性,没有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的人,是不会这样写的。特别是结尾,把“他”的内心世界一下子挖掘了个透,使诗人像一个透明的人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能够表达的地方都不遥远”(手格语),从这首诗里,诗歌的张力表现的尤为突出,这种张力最能体现安蓝的独特视觉和思考方式。
    安蓝也是一个善于扑捉瞬间感觉的诗人,她能在无诗意的地方发现诗意。在《十三神兽》这首诗里,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一缸景泰蓝的天空上\一朵睡莲\刚刚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当时我也在现场,那里有十二个神兽的瓷器,也有一缸缸睡莲,当时张二棍和十二神兽站在一起拍照,大家调侃他是第十三个神兽,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场景,安蓝敏锐地扑捉到了,并写出了这样的一首好诗,特别是“一缸景泰蓝的天上”,让人惊艳。“所谓艺术符号,也就是表现性形式”(苏珊.朗格语),安蓝善于用自己的表现性形式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艺术符号,来源于诗人的敏感和善于发现。
    安蓝这组诗,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在一一赘述了。我说安蓝终于回到诗歌的正道,不仅仅限于这一组诗,最近她贴出的关于送给上大学儿子的一首诗,也是写得很有特色,很动情,充分体现了她作为女诗人独到的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所以说安蓝如果坚持自己的风格,好好地写下去,安蓝会有收获的,我敢这样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恐怕是歧途
后一篇:宿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