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吴静的一组诗

(2019-08-04 15:11:44)
分类: 我的散文和小说
    漫谈吴静的一组诗

惠永臣

    近日,翻看《白银日报》副刊,被白银诗人吴静的一组短诗所感动。吴静的这组短诗,写的流畅自然,开合有度,诗意丰沛,很是喜欢。

    新诗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已经发展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新诗的发展可以说跌宕起伏,色彩斑斓,各种流派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非凡。有人说,中国的新诗已经走入了死胡同,迷失了方向,中国的诗人不争气,新诗在中国已经死矣,让好多人扼腕叹息;有人说,中国的新诗已经走上了阳关大道,新诗的发展精彩纷呈,气象万千,开一代风气,领一代风骚,振兴新诗就在当下,谁是谁非,众说纷纭。我想,他们说的对,但不全对。中国的新诗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涌现出来一大批优秀诗人,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世界的诗坛上,也是闪光的,熠熠生辉的,但新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一些非诗充斥当下,一些非诗人占领一定的阵地,哗众取宠,他们把一些“白开水”式的诗吹捧的高高在上,奉为经典,这是不正确的。譬如前一段时间流行的关于领导撒尿的诗,既无艺术可言,有无品味可谈,这样的“非诗”,害了一大批人,他们跟风模仿,一股脑地写出了一大批这样的诗歌,把新诗引上了歧途,这是可怕的。

    说了这么多,那么怎样的一首诗才算好诗,或者说,怎样鉴别一首诗的好坏,似乎有个标准,又似乎没有标准。诗到底怎样写,谁也给不出一个法度和标准。但我想,一首好诗,起码要给人思考,要给人新鲜的、为之一振的感觉,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这首诗就不能算是好诗了。青年女诗人吴静的这一组短诗《青木川》,读罢,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从中能获得一定的思考,所以依照我认为的判断新诗好坏的标准,吴静的这组短诗无疑是一组不错的诗。

白银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尽管他们都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在写作上还比较稚嫩,但他们的创作势头是值得肯定的。我作为一个白银的诗人,时常关注着他们,对他们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就感到非常欣慰,无疑吴静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白银日报》近年来在扶持白银作家的成长上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每周都留有很大的版面给传统文学,极大地鼓励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每每从《白银日报》上读到他们的好作品,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吴静的这组诗歌,仅仅是发表在《白银日报》上很多优秀作品的其中一组。

    这组短诗可以说是游历之作。关于游记式的作品,大多写不出新意,很多落入别人的巢窠,但吴静这组却从诗人独特的视角出发,借助属于自己的思考,写出了这样一组令人满意的诗作。

这组短诗一共四首,每首不超过10行,短中有山水,短中有深意。时光和爱情,总是诗人写不尽的话题,吴静在《樱花巷》里,她是这样写的:

     直通魏辅唐宅院

      两个白发拍照的老人,惊动了时光

      多少年了,我一直处于幻想中

 

      它多像一场爱情

      开始热烈倾泻

      落后戛然而止

      《樱花巷》

      这首短诗仅仅六行。诗人没有写樱花巷的风物及建筑风格,而是从小处着眼,从别处取景,抓住了两个拍照的白发老人,拓开诗面,延伸到时光,到爱情,到幻想。特别是“惊动了时光”令人耳目一新。一个老巷子,两个白发老人,使诗人不由得想到了时光,由此延伸到“多少年了,我一直处于幻想中”,诗人在幻想什么,诗人没有告诉我们,这就可以由读者去想象了,去思考了;诗不能写尽,写尽了就没有诗味了,吴静在这方面拿捏的很好。最后一节,诗人没有继续从“时光”去挖掘,而是借助爱情,描写樱花的开与落,新颖而别致,其实细细想来,樱花的开与落,爱情的得与失,哪个不是渗透在时光里呢?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写作的日臻成熟。首先诗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由此及彼,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表面上写樱花巷,实则借助樱花写“他”而言“她”,给人无限的遐想;其次是诗人的写作技巧,可以说驾驭能力比较强,第一节与第二节,大胆跳跃,给人以陡峭感;再次,诗人注重细节。“我总偏爱细节”,这是诗人必备的素质。一首诗,短短几十行,要宏观表达物事,总是难以用力,只有善于抓住细节,总能出奇制胜。吴静在这首诗里做到了这一点。

     诗到语言为止。语言的新颖别致始终是诗人所追求的。现在一些口水诗,只善于用分行的文字,记录一个事件的过程,做了一个新闻记者该做的事情,没有新的发现,没有让人动心的语言,怎么能打动读者呢?诗人吴静在语言方面是过关的。首先她善于提炼语言,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是非一日之功所能达到的。“相遇与分离,谁也阻挡不了”(《清晨》),短短的一句诗,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相遇便有分离,谁也阻挡不了。诗人的语言是节制的,惜墨如金。如“天空洁净,阳光醉”,多美多精炼啊,字少而含义深。吴静的语言体现在她的诗里,俯拾皆是,每每让人赞叹。

     吴静的诗歌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个成熟的诗人,他绝不会去简单的复制生活,他总是在平淡的生活里能够挖掘到别人挖掘不到的东西。一个高明的诗人,首先是一个高明的摄影者,他在选取镜头时,总会有让人惊喜的地方,绝不是平面的、简单的取舍,真正的摄影家所具备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因此在光学摄影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掌握相应的摄影技巧,这样才能拍摄出令人称奇的美丽照片,诗人同样要有这样的能力和技巧。如果简单的复制生活,那样的诗谁会去读,谁会爱读。吴      

    静有这样的能力。

    我用指尖划开天幕一道白光

    黄牛在油菜畦旁对望

    一匹白马昂首挺胸

    迎接一天的工作

    一朵睡醒的樱花前

    偶遇白银老友

    ......

    《清晨》

    诗人在短短的10行诗里,集中选取了晨光、黄牛、白马、 樱花、老友等意象,一股脑地密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目不暇接。诗人不是简单地堆砌所见之景、之物,而是有所取舍,有所选择,这些意象都是为后面的诗句铺垫和服务的。诗人像一个摄影家,善于取舍,善于选择,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场景马上丰富起来,多彩起来,当然这种取舍是长期观察,长期思考得到的。

      一个成熟的诗人,他追求的是诗意的表达,而不是猎奇或者博眼球,他总是用平常的语言构成美妙的诗句。一些初学者,总喜欢运用大词,似乎只有大词才能表达思想,但往往事与愿违。越是高明的诗人,越善于运用平常的词语呈现出惊人的诗句,无疑,吴静在这方面用力不小。

    细细读了吴静的这些诗歌,读完后,总感觉还欠了一些什么,分析原因,还是诗人思考的不深,有些仅仅是感性而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使自己所写的题材得不到一定的升华。《白银日报》近几年来发了一些诗人的优秀之作,但让人影响特别深刻的作品有但是不多,包括散文和小说,有一部分作品也是缺乏挖掘和探索。我想,白银文坛只要有这样良好的势头,假以时日,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有所建树的作家和诗人,也一定会写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有分量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