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6年05月13日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的诗歌 |
原文地址:2016年05月13日作者:
![[转载]2016年05月13日 [转载]2016年05月13日](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书讯】还叫悟空首部诗集《行色》样书已到,该书收录了作者2007——2016年的部分诗作,主要有恰卜恰系列,乔小慧系列,现代禅诗系列等,展现了作者近十年来的创作风貌。该书首印80册,每册定价80元。
.
附部分诗评:.
.
【王小妮评恰卜恰系列】画面,悲情,洞悉,力量,多义,飘逸,都有了。显然诗人得益于取材的透明和纯净。
.
【谭克修评恰卜恰系列】还叫悟空2007年才开始学写诗,至今只有短短数年时间。这几年他也陆续在诗歌刊物上发了一些作品,但直到2015年1月下旬,有人在“明天诗歌现场”微信群推荐他的诗歌前,我才知道有个还叫悟空的诗人。随后我在网上搜索到他更多的作品,决定把他的诗歌分享给更多的人。还叫悟空将近四十岁才开始写诗。通常在这个年纪,一些成名诗人已经才思枯竭了。
或许是藏区生活与他过去忙碌生活形成的反差,带来了强烈刺激,诗歌信手就能拈来。诗歌语言也像常年在藏区生活的人们一样,缓慢,温和,质朴,滞重,甚至有点笨拙。漫不经心,清澈透明,又意蕴深远。
.
【曹五木评恰卜恰系列】初看《恰卜恰》,极容易产生一种倦怠的阅读心理。太过缓慢的节奏,波澜不惊的叙述,容易让人觉得“如此等等”,“罢了”的感觉。我就是这样的。但当你仔细阅读,沉下心,随着他在恰卜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随着他在恰卜恰喘着粗气游荡,你才会发现,这是一部杰作。
当一个满怀宿命感的人走进一个宿命的世界,他高天的神采变得低矮,他纵横的雄心转瞬消散。虽然间或有凡尘的不了心愿,但初心已向永恒地寂灭或轮回低首。在悟空的笔下,“恰卜恰”山河明灭、白云苍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却永在悲怆而平静、真实得近乎虚幻的境地。悟空的《恰卜恰》,有一种《百年孤独》式的寂寞,有一种《心经》式的解脱,也有一种《古诗十九首》般的哀伤。
.
【叙灵评恰卜恰系列】:还叫悟空的诗,我是去年五月才知道的。看完之后,发了一会儿呆。回过神来,又重读了一遍他写于藏区的那些诗,只觉得,真好啊!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一个人的心灵完全被洗涤干净,才有可能写出那样剔透、沉静又自在的诗。那些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来直接呈现事物的诗中,他写到羊只混迹于人群,写到小山包上的墓碑,也写到藏民简单而朴素的日常生活,那种悲伤,那种悲悯,完全是阳光底下平静湖面的感觉,没有波动,又好像一个人站在很远很高的地方,在用一双俯视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
.
【文康评恰卜恰系列】:还叫悟空的诗写得平靜空旷,他那些句子像飘荡在雪域高原的孤魂野鬼,也像一只自由闲散的鸟。孤独的,甚至有气无力的吹着寒風晒着烈日。简言之:他一边嘮叨瑣碎事无巨细一边抽离得干干净净。
.
【谷禾评还叫悟空的诗】印象中这位山东老弟十分壮实牢靠,不是那种使巧力的人。其实诗歌真的没有什么好谈的。诗歌写作更多靠的是个人的天分和悟性,况且真的“一个人活到什么份上,才能写到什么份上”(徐敬亚)。我一向以为,一个好诗人,必须有20行以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短诗如同小说中的短篇,可以全面地考验写作者的语言、结构,叙述和使用细节的能力,更考验他发现生活的能力。在这些方面,悟空干得不错。
.
【许道军评还叫悟空的诗】:悟空是打开还叫悟空诗歌的钥匙。“悟”是猜谜,“空”是谜底。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至大至小,至远至近。——这些即是价值观,也是还叫悟空诗歌的方法论,构成了他诗歌的一个特色:小品化,戏剧性,意象场景行动与感悟主题等的翻转。
.
【湖北青蛙评还叫悟空的诗】还叫悟空于我而言,是突然出现的,大约三年前。如同那个悟空,他一个筋斗就到了你面前。还叫悟空的出现,是说他的诗歌似乎是突然成熟的,我们以前不知道他写不写诗,有没有过长达五百年的练习,但一俟出现就已经是颇有神力与仙气的悟空,而不是山中的大王。悟空的诗,来于日常,又恍惚日常,幻化日常,参悟日常。他有那种于平实中见神奇的笔力,于不知不觉中现浑然的智启,带读者进入由人性、无常、生死、悲悯等等词汇构成的心灵处境中来。
.
【邵风华评还叫悟空的诗】张灿枫的诗写得成熟老练,显然已经久经训练。语句简洁,诗意清浅,像一粒石子投进平静的河流之中,一韵一韵漾开去,不断向远处扩散,却又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戛然而止,行文自然,轻松,貌似不经意,却意蕴丰沛,令人回味。在读他的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停闪过沈从文的《边城》和汪曾祺的《受戒》等小说。它们在气质上出奇地一致。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让人心存宁静,又让人内心沸腾。
.
【附还叫悟空的几首诗】
.
01恰卜恰的黄昏
.
恰卜恰四周有的是山,山上有的是草
藏人的牛羊常常夜不归宿
不像我,九点一过
就要徒步走回租住的民房
这时,天还没有黑下来
广场上的锅庄刚开始不久
我会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
偶尔,也会想一想哪面山坡上
有几头执拗的牦牛
结伴向着小城稀稀落落的灯火走来
.
02在诺拉草原
.
驱车两小时,似乎就是为了
在诺拉草原迎风喝下
一杯杯青稞酒
平措的女人
偶尔转过身来看看
随后又低下头去
拔弄炉火
平措家的羊群
也是埋下头去
在湖边吃草
好像早就忘了
它们当中的一只
卧在搪瓷盘中
身上洒满了葱末
风中的哈达
发出低沉、轻快的啸声
.
03在沟后水库
.
沟后水库延伸到什乃亥草原
就是浅浅的水滩了
不时有牛羊过来饮水
顺便把影子留下
它们在草原上吃草时
也能把影子留下
对于水里的影子
它们有时会瞪着眼看一会
对于草原上的
它们往往连看也不看
更大的影子
是天上的白云留下的
它们罩在其中,一样浑然不觉
.
04一只藏系羊
.
看到它们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哪一只
都是羊的模样,靠墙站立着,警觉地张望
其中,有一只分外镇定,弯弯的角
在泥地上投射出微凉的影子
直到卓玛把它拖住,我才确定就是它了
它挣扎,它冲撞,可是无济于事
她熟练地把它捆上,扔进捷达的后备箱
车子往格尔木方向驶去
窗外掠过一片又一片衰颓的草场
路不好走,不时听到它和车体的撞击
正午时分,车在下曲沟停下来
他们把它栓在一棵榆树上
硕大的树荫里,它撒了泡尿
他们吃饭,喝茶,聊天。歇息够了
又把它捆上,用绳子勒紧它的口鼻
它蹬了蹬腿,又撒了泡尿
自始自终,都没有吭过一声
完全不像鲁西南的山羊,在贩卖途中
就一长一短地叫,听起来像小孩子的哭嚎
.
05九月八日下午,天气阴
.
爬上来,就下不去了。过不了多久
这些藤蔓就会枯死在窗台上
.
我不会主动推开窗子,帮它们一把
卓玛咬着嘴唇,好像有很多埋怨
.
电水壶开了,嘶嘶作响
我欠欠身子,她也欠欠身子
.
白白的水汽蒸腾上来——
聚合、弥散,弥散、聚合
.
天又阴了,巨大的围栏落下来
风掠过几道门槛,吹来牛羊的气息
.
06登巴的女人
.
阳光推着它们,向着山的那边慢慢走去
就要翻过山脊了,一大群云彩
围拢过来,它们又原路折回
脚下的草大都黄了
跟山体的颜色越来越接近
牛羊、云彩,保留了原有的颜色
登巴的女人包裹得紧紧的
就连眼睛,也躲在墨镜后面
只有一双手裸露着
黧黑,泛红,不停捻着一串念珠
它们吸吮着她的血,它们应该是温暖的
.
07仁青卓玛的红拖鞋
.
你走后,我就把你穿过的
那双红拖鞋
整齐地码放在床下
这是我这辈子给女人
买的惟一一双拖鞋
每天晚上回来
我都会看它们两眼
有时,还会把脱下的
鞋子跟它们摆在一起
每天早上起来
也会看它们两眼
这几天它们有些散乱
那是因为晚上回来
我都会用脚碰一碰它们
它们毫无反应
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不像你,我一碰
就会用小拳头使劲擂我
.
08暂居之地
.
落在树梢上的雪再次飘落,一群男女躲在山脚下维桑
烟、雪、一群早产的牛羊,在哲耶寺上空相遇
.
仁青低着头,像在诵祷、流泪,又像在哼唱
拉姆措呛了一下,咳嗽就没再停过
.
一个人走得越远,就越害怕身后的影子
除了仁青旺姆和拉姆措反复念叨的那句经文
.
哲耶寺背面是阴郁的群山,南来的风抽打着经幡
一群群牦牛在山坡上聚集,形同又一座又一座寺院
.
这是辩经的时辰,一张张青紫的嘴巴腾空而起
在三月,我们都是些以手语说话的人
.
09麦田尽头的天国
.
风吹过后,麦子、下午五点的云
留下了它的形状
.
田埂上,老贡布
独自一人走向麦田的尽头
.
那里一片通明
好像有什么在燃烧
.
他一直走下去
似乎在天黑之前
.
就能加入——
那一场遥远、盛大的火焰
.
10越过雪线的羊
.
再往上去,就有雪了。总有那么一些羊
喜欢去雪地里觅食,也许雪线以下
草太绿了。贡布说:这样的羊
都是天上的星星转世来的
它们去那里,只是为了找见回家的路
贡布还说:在五月,这样的羊
是最好吃的。天色暗下来了
它们,一步,一回头
重新回到羊群里,我看它们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些白色的羊
.
11恰拉诺日的初冬
.
日暮时分,由于光线的原因,恰拉诺日草原看起来更广阔了。
目力所及的雪山,退到地平线那儿。
它们在给这个帐子腾地儿。
央金拉姆的影子越来越长,
她每走一步,似乎都可以牵动所有的枯草。
此时,惟一不动的是天空,
像一只硕大的手,把能按住的都按住了,
除了烟囱里冒出来的烟,正以哈达的形状,远离人间——
.
12净瓶
.
一刀下去,他割开了他的头皮,然后一揭,整张脸没有了。
一锤下去,他敲碎了他的头,眼睛、鼻子,嘴巴没有了。
亲人、朋友默不出声,围在四周,成为一个瓶子的四壁。
几只秃鹫在半空盘旋着——
叼走那个人最后一块骨头碴子的,将成为最合适的瓶塞。
.
附部分诗评:.
.
【王小妮评恰卜恰系列】画面,悲情,洞悉,力量,多义,飘逸,都有了。显然诗人得益于取材的透明和纯净。
.
【谭克修评恰卜恰系列】还叫悟空2007年才开始学写诗,至今只有短短数年时间。这几年他也陆续在诗歌刊物上发了一些作品,但直到2015年1月下旬,有人在“明天诗歌现场”微信群推荐他的诗歌前,我才知道有个还叫悟空的诗人。随后我在网上搜索到他更多的作品,决定把他的诗歌分享给更多的人。还叫悟空将近四十岁才开始写诗。通常在这个年纪,一些成名诗人已经才思枯竭了。
或许是藏区生活与他过去忙碌生活形成的反差,带来了强烈刺激,诗歌信手就能拈来。诗歌语言也像常年在藏区生活的人们一样,缓慢,温和,质朴,滞重,甚至有点笨拙。漫不经心,清澈透明,又意蕴深远。
.
【曹五木评恰卜恰系列】初看《恰卜恰》,极容易产生一种倦怠的阅读心理。太过缓慢的节奏,波澜不惊的叙述,容易让人觉得“如此等等”,“罢了”的感觉。我就是这样的。但当你仔细阅读,沉下心,随着他在恰卜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随着他在恰卜恰喘着粗气游荡,你才会发现,这是一部杰作。
当一个满怀宿命感的人走进一个宿命的世界,他高天的神采变得低矮,他纵横的雄心转瞬消散。虽然间或有凡尘的不了心愿,但初心已向永恒地寂灭或轮回低首。在悟空的笔下,“恰卜恰”山河明灭、白云苍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却永在悲怆而平静、真实得近乎虚幻的境地。悟空的《恰卜恰》,有一种《百年孤独》式的寂寞,有一种《心经》式的解脱,也有一种《古诗十九首》般的哀伤。
.
【叙灵评恰卜恰系列】:还叫悟空的诗,我是去年五月才知道的。看完之后,发了一会儿呆。回过神来,又重读了一遍他写于藏区的那些诗,只觉得,真好啊!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一个人的心灵完全被洗涤干净,才有可能写出那样剔透、沉静又自在的诗。那些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来直接呈现事物的诗中,他写到羊只混迹于人群,写到小山包上的墓碑,也写到藏民简单而朴素的日常生活,那种悲伤,那种悲悯,完全是阳光底下平静湖面的感觉,没有波动,又好像一个人站在很远很高的地方,在用一双俯视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
.
【文康评恰卜恰系列】:还叫悟空的诗写得平靜空旷,他那些句子像飘荡在雪域高原的孤魂野鬼,也像一只自由闲散的鸟。孤独的,甚至有气无力的吹着寒風晒着烈日。简言之:他一边嘮叨瑣碎事无巨细一边抽离得干干净净。
.
【谷禾评还叫悟空的诗】印象中这位山东老弟十分壮实牢靠,不是那种使巧力的人。其实诗歌真的没有什么好谈的。诗歌写作更多靠的是个人的天分和悟性,况且真的“一个人活到什么份上,才能写到什么份上”(徐敬亚)。我一向以为,一个好诗人,必须有20行以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短诗如同小说中的短篇,可以全面地考验写作者的语言、结构,叙述和使用细节的能力,更考验他发现生活的能力。在这些方面,悟空干得不错。
.
【许道军评还叫悟空的诗】:悟空是打开还叫悟空诗歌的钥匙。“悟”是猜谜,“空”是谜底。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至大至小,至远至近。——这些即是价值观,也是还叫悟空诗歌的方法论,构成了他诗歌的一个特色:小品化,戏剧性,意象场景行动与感悟主题等的翻转。
.
【湖北青蛙评还叫悟空的诗】还叫悟空于我而言,是突然出现的,大约三年前。如同那个悟空,他一个筋斗就到了你面前。还叫悟空的出现,是说他的诗歌似乎是突然成熟的,我们以前不知道他写不写诗,有没有过长达五百年的练习,但一俟出现就已经是颇有神力与仙气的悟空,而不是山中的大王。悟空的诗,来于日常,又恍惚日常,幻化日常,参悟日常。他有那种于平实中见神奇的笔力,于不知不觉中现浑然的智启,带读者进入由人性、无常、生死、悲悯等等词汇构成的心灵处境中来。
.
【邵风华评还叫悟空的诗】张灿枫的诗写得成熟老练,显然已经久经训练。语句简洁,诗意清浅,像一粒石子投进平静的河流之中,一韵一韵漾开去,不断向远处扩散,却又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戛然而止,行文自然,轻松,貌似不经意,却意蕴丰沛,令人回味。在读他的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停闪过沈从文的《边城》和汪曾祺的《受戒》等小说。它们在气质上出奇地一致。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让人心存宁静,又让人内心沸腾。
.
【附还叫悟空的几首诗】
.
01恰卜恰的黄昏
.
恰卜恰四周有的是山,山上有的是草
藏人的牛羊常常夜不归宿
不像我,九点一过
就要徒步走回租住的民房
这时,天还没有黑下来
广场上的锅庄刚开始不久
我会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
偶尔,也会想一想哪面山坡上
有几头执拗的牦牛
结伴向着小城稀稀落落的灯火走来
.
02在诺拉草原
.
驱车两小时,似乎就是为了
在诺拉草原迎风喝下
一杯杯青稞酒
平措的女人
偶尔转过身来看看
随后又低下头去
拔弄炉火
平措家的羊群
也是埋下头去
在湖边吃草
好像早就忘了
它们当中的一只
卧在搪瓷盘中
身上洒满了葱末
风中的哈达
发出低沉、轻快的啸声
.
03在沟后水库
.
沟后水库延伸到什乃亥草原
就是浅浅的水滩了
不时有牛羊过来饮水
顺便把影子留下
它们在草原上吃草时
也能把影子留下
对于水里的影子
它们有时会瞪着眼看一会
对于草原上的
它们往往连看也不看
更大的影子
是天上的白云留下的
它们罩在其中,一样浑然不觉
.
04一只藏系羊
.
看到它们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哪一只
都是羊的模样,靠墙站立着,警觉地张望
其中,有一只分外镇定,弯弯的角
在泥地上投射出微凉的影子
直到卓玛把它拖住,我才确定就是它了
它挣扎,它冲撞,可是无济于事
她熟练地把它捆上,扔进捷达的后备箱
车子往格尔木方向驶去
窗外掠过一片又一片衰颓的草场
路不好走,不时听到它和车体的撞击
正午时分,车在下曲沟停下来
他们把它栓在一棵榆树上
硕大的树荫里,它撒了泡尿
他们吃饭,喝茶,聊天。歇息够了
又把它捆上,用绳子勒紧它的口鼻
它蹬了蹬腿,又撒了泡尿
自始自终,都没有吭过一声
完全不像鲁西南的山羊,在贩卖途中
就一长一短地叫,听起来像小孩子的哭嚎
.
05九月八日下午,天气阴
.
爬上来,就下不去了。过不了多久
这些藤蔓就会枯死在窗台上
.
我不会主动推开窗子,帮它们一把
卓玛咬着嘴唇,好像有很多埋怨
.
电水壶开了,嘶嘶作响
我欠欠身子,她也欠欠身子
.
白白的水汽蒸腾上来——
聚合、弥散,弥散、聚合
.
天又阴了,巨大的围栏落下来
风掠过几道门槛,吹来牛羊的气息
.
06登巴的女人
.
阳光推着它们,向着山的那边慢慢走去
就要翻过山脊了,一大群云彩
围拢过来,它们又原路折回
脚下的草大都黄了
跟山体的颜色越来越接近
牛羊、云彩,保留了原有的颜色
登巴的女人包裹得紧紧的
就连眼睛,也躲在墨镜后面
只有一双手裸露着
黧黑,泛红,不停捻着一串念珠
它们吸吮着她的血,它们应该是温暖的
.
07仁青卓玛的红拖鞋
.
你走后,我就把你穿过的
那双红拖鞋
整齐地码放在床下
这是我这辈子给女人
买的惟一一双拖鞋
每天晚上回来
我都会看它们两眼
有时,还会把脱下的
鞋子跟它们摆在一起
每天早上起来
也会看它们两眼
这几天它们有些散乱
那是因为晚上回来
我都会用脚碰一碰它们
它们毫无反应
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不像你,我一碰
就会用小拳头使劲擂我
.
08暂居之地
.
落在树梢上的雪再次飘落,一群男女躲在山脚下维桑
烟、雪、一群早产的牛羊,在哲耶寺上空相遇
.
仁青低着头,像在诵祷、流泪,又像在哼唱
拉姆措呛了一下,咳嗽就没再停过
.
一个人走得越远,就越害怕身后的影子
除了仁青旺姆和拉姆措反复念叨的那句经文
.
哲耶寺背面是阴郁的群山,南来的风抽打着经幡
一群群牦牛在山坡上聚集,形同又一座又一座寺院
.
这是辩经的时辰,一张张青紫的嘴巴腾空而起
在三月,我们都是些以手语说话的人
.
09麦田尽头的天国
.
风吹过后,麦子、下午五点的云
留下了它的形状
.
田埂上,老贡布
独自一人走向麦田的尽头
.
那里一片通明
好像有什么在燃烧
.
他一直走下去
似乎在天黑之前
.
就能加入——
那一场遥远、盛大的火焰
.
10越过雪线的羊
.
再往上去,就有雪了。总有那么一些羊
喜欢去雪地里觅食,也许雪线以下
草太绿了。贡布说:这样的羊
都是天上的星星转世来的
它们去那里,只是为了找见回家的路
贡布还说:在五月,这样的羊
是最好吃的。天色暗下来了
它们,一步,一回头
重新回到羊群里,我看它们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些白色的羊
.
11恰拉诺日的初冬
.
日暮时分,由于光线的原因,恰拉诺日草原看起来更广阔了。
目力所及的雪山,退到地平线那儿。
它们在给这个帐子腾地儿。
央金拉姆的影子越来越长,
她每走一步,似乎都可以牵动所有的枯草。
此时,惟一不动的是天空,
像一只硕大的手,把能按住的都按住了,
除了烟囱里冒出来的烟,正以哈达的形状,远离人间——
.
12净瓶
.
一刀下去,他割开了他的头皮,然后一揭,整张脸没有了。
一锤下去,他敲碎了他的头,眼睛、鼻子,嘴巴没有了。
亲人、朋友默不出声,围在四周,成为一个瓶子的四壁。
几只秃鹫在半空盘旋着——
叼走那个人最后一块骨头碴子的,将成为最合适的瓶塞。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