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汉诗300首鉴赏》之九

(2016-03-18 07:41:47)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的诗歌

江湖海

曾用笔名银波,男,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深圳文学艺术院第五届签约作家。文学创作二级。在《星星》《诗刊》《飞天》《诗歌报》《湖南文学》《广西文学》《诗歌月刊》《作品》、《青海湖》《诗潮》《创作与评论》《文学港》《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刊报发表诗歌900多首。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诗歌排行榜》《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中国网络诗歌精选》等数十种选本。出版诗集《寻找白鸦》《疼痛》《喜剧》《插曲》《江湖海诗歌》《大后天星期八》《深呼吸》《流年》等10部,散文随笔集6部。

 

我常空怀宏大事物

 

我把小狗托比

改名大地

深夜回家歪在躺椅

大地偎在脚边

我把大地揽在怀里

寻得闲暇

我帮大地洗澡

修剪毛发

给大地的伤口消毒包扎

劝大地叹息轻点

之后我把大地改名天空

再后改名大海

我把为大地所做的

重做一遍

 

倩理赏析

 

大胸怀,小事物。有趣的是诗人江湖海把这一切安放在一条小狗身上,而借这条小狗呈出诗人内心的博大,以及对世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关注和关怀。

把大地揽在怀里怎不是心怀河山?人类对地球的无止境的索取和破坏,让诗人一声叹息。为大地洗澡,修剪毛发,包扎伤口,彰现诗人对环境保护的呼吁。然后天空,然后大海,诗人都要一一再做一遍。这是种关注人类生存命运的博大情怀。

 

 

 

 

杨章池

男,19723月生,籍贯广东兴宁,长于湖北松滋人。系列组诗见于《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林》《天涯》等,每年入选各种版本诗歌选本。曾出席第四、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著有诗集《失去的界限》。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作协副主席,荆州日报社副总编辑。

 

 

一树繁花

 

它好像是直接从这平房中

长出来的。一朵又一朵

怔怔的紫薇

挤在枝头不愿醒来。

 

它就是家庭的一员,看护着

破损的屋瓦,瓦楞中的几根草。

木门紧闭,打工者陪着遥远的机床

而祖孙正冒雨赶往最近的小学。

 

没有心情思乡和怀旧了,枝桠间

还栖着零星争吵。

旁边卖豆角的婆婆秤杆高扬

她眼里也有一树繁花

 

倩理赏析

 

从平房上一树繁花,切入底层生活,可见诗人杨章池先生是细腻而敏捷的。

打工者在他乡,在工厂轰隆隆响的机房,留守的是祖孙两个,是冒雨送孙儿上学的老人。这是这个时代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

所谓一树繁花即是自然中的一树繁花,也是人心中一树繁花,打工者心中的一树繁花,冒雨送孙儿上学的老人心里的一树繁花,同时,也是旁边卖豆角的婆婆她眼里的一树繁花。

 

 

 

 

刘忠华

湖南人,硕士,文学副教授。在《诗歌报月刊》《星星》《飞天》《创作与评论》《湖南日报》《文学界》《青年文学家》《红豆》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余件,主编大型诗文集《潇水清清》《愚溪悦读》等。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诗歌学会会员,永州作协副主席,潇湘诗社副社长,永州市艺术创作中心客座作家等。

 

夜,隐约听见一列

火车驶过

 

午夜,一列火车从郊外经过

仿佛来自天堂,声音有些远

 

更远处,我听见湿润的夜的呼吸

听见大地深处松树摇曳

听见山峦起伏,大海翻动疲倦的身子,听见油茶花开,听见蜜蜂嘬吸花蜜

听见蟋蟀翻过篱笆

听见邻居的呓语和孩子的哭闹

 

这庞大的夜啊,一列火车

独自穿行,犹如

一阵狂风,穿过两座房子间的巷道。我甚至

想起那个牵着小狗在小站上

送我返乡的人

 

火车经过时大地会有些痛,大地上的一些事物会陆续匍匐:比如钢轨下的石子

半坡上的玉米,野草,墓园。也有一些会复活,比如房间里的

灯光,河里的星子

山谷里的回音

 

倩理赏析

 

以旁观者的姿式言说深夜的一列火车,它经过郊外时引发了诗人的一系列感想。

这些向远方或者返乡的人,这些旅途上的过客,诗由此转入了对人生的思索。一些匍匐的事物,一如我们将继续匍匐。一些在心底复活的事物,河里的星子,山谷里的回音,一如我们立身的尘世,那些房间里的灯光。

诗由表入里,嵌入了人生这趟火车。

 

 

 

 

 

青蓖

作品主要刊发于《新汉诗》《诗选刊》《创作与评论》《诗歌月刊》《天涯》《收获》《十月》等杂志。《2007年最佳诗歌》和《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诗歌卷》等选本收入她的作品。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古城零陵。

 

孤立

 

路灯是陌生的,塔楼也是,

今夜误入歧途的风月,金鱼

仿佛必谈,瞧这些虚无

智者问

我们放下什么

怎么答得上

流水穿过手指回复本性。

 

成群结队赏游的人,高谈阔论的人,

他们沿途寻找和肯定什么,

气候转眼就会改变,

转凉时秋风瑟瑟,如果不及时

添衣,感觉人世凉薄。

 

倩理赏析

 

秋风有信,风月无边。这无边风月哦,不过虚无。不止路灯,不止塔楼,这人间所有都将是陌生。流水穿过手指,穿过尘世的光阴,所有一切都将带走,我们放下或者不放下,都如流水。

诗人青蓖善思,她对尘世有敏感的触须,在她的诗里能感觉到与这个尘世如隔一层薄纸,仿佛误入红尘的金鱼。

瞧吧,成群结队赏游的人,高谈阔论的人,沿途寻找着意义和肯定。青蓖把自己放在其外,放在一个人狂欢的世界。

在她眼里,人间秋风瑟瑟,而她就是那条误入红尘的金鱼,一切皆虚呀,恰如这人世凉薄。

 

 

 

 

 

赵长春

 

70后。游学过新疆。出版有小说集《我的袁店河》,散文集《我的望窗季节》。现供职于河南科技学院。

 

 

我还是保持行走的姿势

 

我不跑,慢慢来,边走边看

我还是保持我的姿势

与一朵云同步,与溪水同步

 

我不急,好多花儿都是慢慢开的

才能开出好,开出香

包括果子,藏起来,才会更甜蜜

 

亲爱的,有些幸福,需要等待

 

倩理赏析

 

我还是保持行走的姿势》是诗人赵长春的处世姿态,也是种洞明尘世的心悟,更是种生活的自然之境。

人生需要这种边走边看的心态,与云同步,与溪水同步。有时候快了未必就好,其实,人生需要保持的是恰恰好走在自己的身边。

诗人赵长春先生他明白有些花是慢慢开的,像人间的爱情,细细品才能品出香。果子有时也不宜过早采摘,比如爱的果子,蒂落瓜熟才更甜蜜。

无疑,这首诗是写给诗人心爱的人的,是和心爱的人携手慢慢走慢慢看,细细品的心灵的告白。

 

 

 

 

 

 

 

杨骥

笔名非马,自由撰稿人。1982年发表诗作,迄今止已先后在《诗刊》《星星》《诗选刊》《人民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逾千首,获省以上诗歌奖八十余次,诗作入选近二百种诗歌选本,新写实诗歌流派的创立者,著有诗集《杨骥诗选》《尘世帖》《意林居》等。现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主编《手稿》诗刊。

 

缅怀

 

他们的姓名挂在  

墙上  

任凭雨淋日晒  

他们是士兵, 商贩, 农民,小学教员  

孕妇,儿童,小作坊主, 流浪艺人  

……这些已不重要  

1937初冬的南京城  

这些无辜的生命都被  

圆圆的枪口  

噗哧一声画上句号

  

这些名子挂在墙上  

已经很久了  

一些笔划早已脱落  

四肢不全  

又或像时间的脸  

模糊不清

 

倩理赏析

 

南京大毒杀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疼痛,是帝国主义滔天的罪行。                         诗人非马从墙上的一系列名单里,那些士兵, 商贩, 农民,小学教员  ,孕妇,儿童,小作坊主, 流浪艺人……等等,这些涵盖三教九流的生命里,陈述着那段悲痛的历史。

这些无辜的生命,这些挂在墙上的名子,尽管一些笔划早已脱落,尽管字迹模糊不清,但即永远记在中国人的心中。

 

 

 

 

 

 

 

 

 

苏黎

女,甘肃山丹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等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有散文集《一滴滋润》,诗集《苏黎诗集》《月光谣》等。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多种选本。参加过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

 

岩画

 

石头缝里,长着一株

摇晃的咩叫

倒垂下来的一根藤条上,滴着

时间,和风声

 

蜷缩在岩臂上的一个洞穴

啃一块光影

断了辕条的木轱轳大车

停在过街楼

 

居于左侧

斜木杆上挂着一片生锈的声音

石板上栽花,长出一匹骆驼

还有一个拉骆驼的人

 

暮色浓到了脖子

我当那只乌鸦

脱下了黑色大氅

披在夜的身上

 

倩理赏析

 

诗人苏黎女士有对静物呈现的深厚笔力,在朴素的语境里勾勒出立体的而且有活动着的场景。

她懂得立体与平面的区别,懂得让读者身临与远远聆听的区别,同时苏黎女土在朴实的文字里揉入了个人的感悟。就像倒垂下来的一根藤条上,滴着时间,和风声。

岩臂上的一个洞穴,啃一块光影,生动巧妙地彰现出洞穴的影印,她寥寥可数的几句把一块岩画栩栩如生地拓印在读者面前。最后以乌鸦脱下黑色大氅,来淡淡扫描夜色,可谓传神一笔。

 

 

 

 

 

李春泽 

  汉族  出生云南大理  坚守生活是诗歌的源泉与原动力这一原则

 

甘肃---月牙泉

 

骨子里渴望水,渴望一条流淌的溪河

诗歌的苇草划出桨, 发现风中渐渐伸出一双

即将靠岸的手

 

风一会停一会慢

一会雷雨一会转身 

软下的一粒一粒问话哩

阳光装作不吱声, 让爬过小镇的风,遭遇遥远的泥石流

海市蜃楼挤眉弄眼  

河川与驼队  

在风雨中频频失控

 

千万匹马,千万匹饮水的狼

被千万黄昏的瘦骨摇落旅途

提篮桥与马头泉边

谁等过你蹈起忧伤

 

江湖在操练旅人梦中的胭脂和胃   

夹杂风鸣与狼嚎   

一个赤子在皮囊里发出大漠眼里巨大的水声

 

倩理赏析

 

月牙泉东西长218米,宽54米,平均水深5米,形似月牙,嵌在大漠之中,故得名月牙泉。

泉内生有草和植物,南岸有芦苇,被流沙环抱,遇风沙而不被掩盖。

诗人李春泽的《甘弄。月牙泉》是将泉拟人化,从而渴盼流淌,。

诗的前半部分是对月牙泉的地理形势加以呈观而伸延,而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驼队,马,狼,江湖与旅人。

整首诗出彩的地方是在结尾:一个赤子在皮囊里发出大漠眼里巨大的水声。而将泉拟作赤子,起了画龙点睛之作用。

 

 

 

 

 

 

蓝月亮

 

湖南永州人,女,民族汉。作品散见《诗导刊》《潇湘》《永州创作》《绿色风》等国内各种刊物。

 

 

春意

 

当春天开始酝酿一场盛大的花事

桃花,李花,暗自较量

是争奇斗艳

还是平分了这春色

 

唯有这片土地

小径似刀切割

一边的绿色肆意张开

另一边

枯杆努力挺直身躯

象一行行哨兵

 

无论阳光向前

向后

不悲亦不喜

 

倩理赏析

 

蓝月亮已经窥得了诗的堂奥,她知道妄想的抒情只是诗人的一厢情愿,她也知道接受不是单方面的,今天的读者拥有更多的参与意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就像春天这一场盛大的花事,不是桃花压倒李花,不是李花压倒桃花,作者与读者那也是平分春色。

这边小径似刀切割,绿色肆意张开。那边枯杆努力挺直身躯,象一行行哨兵。如果春意是春的主张,这边与那边恰如作者与读者,桃花红,李花白,是自然的存在。

阳光照在前面还是后面,照这边还是照那边,都是光阴的形式,那也是平分了春色。

 

 

 

 十品 

本名叶江闽,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著有诗集《十品诗选》《一个人拥抱天空》《光芒涌出》等多部。

 

 

把声音借给我

 

把声音借给我

我想开成一朵花

让果实的悠香

飘进你的梦里

 

你的梦里不再安份

城市的窗子每天都是这样

半掩着红尘

和一千个秘密

 

每个秘密都被竹叶包裹着

我颤抖的手

扶摸着黑夜

尖叫着离开地面

 

地面坚实的嘴脸

深深地印在昨天

你不爱的只是植物

而我——就长在心间

 

倩理鉴赏

 

花开有花开的声音,而诗人的愿望是开在伊人的梦里。

诗人十品忽尔用城市的窗来比拟梦的窗口,窗外半掩的红尘,梦里一千个秘密。

诗人的心也是被竹叶包裹着,离开地面,离开红尘,成为伊人的秘密。

你不爱的只是尘世的包装,而我就长在你心里。

诗人十品《把声音借给我》,从花开的声音切入,节节推进,结构严谨,以开花,秘密,长在你心里为线索,层层剖呈诗人炽热的一颗爱的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