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海观潮】才自内发学以外成.侯川老师的评论文章

(2016-01-21 14:38:09)
分类: 别人对我诗歌的评论
-- 百花 -- 版次:[ 14 ]
【文海观潮】才自内发 学以外成

【文海观潮】才自内发 学以外成

    □侯川

    《飞天》2015年9月刊,为“甘肃诗人诗歌大展”专辑。牛庆国的诗,蕴含着黄土地的生命思索,字字含情,句句刺骨,感人至深,读罢难忘。叶舟的诗,想象诡奇,诗思卓异,多用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字里行间弥漫着发自灵魂深处的力量。于贵锋的诗,极善于向内心开掘,钻探,也可以说,他的诗,就是灵魂的独白,内心的低吟。

    刚杰·索木东的《大鹏、孔雀,或遗失的世界》,诗情穿越古今,驰骋天地,以信徒般的虔诚之心追慕、呈现奇观大美,悲叹世风之庸俗浅薄。在诗人的心中,有着大鹏直上九万里的想象力,有着承继祖先、追寻大美的信念与力量。

    扎西才让的《黑铁乡村》诗,有很深很深的疼痛和失望,乃至绝望,但又有偶尔的温暖与希望闪烁隐现于字里行间。对母亲的忆念,终于打动了“妻子”,使之流出了眼泪;因“姐姐”的远嫁,“我”不想写诗了;对于“弟弟”,“我决定丢下了他”,而在内心其实是放不下的……这些都透射出人性深处的光亮。

    堆雪的诗,想象丰富,放得开,收得来,有才气,有风骨。“朦胧中,一根针头刺穿地平线/鲜红的黎明流进大地”(《抽血》),“消磨不掉的时光,就用大片大片的沉默替代”(《旧时光》),这都是很有创造力的句子,有诗人的生命、才华、情思、智慧在里面。

    武强华的诗,从身边眼前入手,写极普通的人事物景,眼光独到,开掘很深,有很深的疼痛,也有穿透人心的温暖,处处散发着才气与思想的光芒。语句随意写来,很少雕琢痕迹。她的《沙尘暴》一诗,因沙尘暴而不能参加任何活动,不去做任何事,实际上,因“不参加”“不做”,却做了很有意义的反观、反思和回忆,从而引起我们对生活和人生的重新思考。

    李王强的《柳木为棺》乃上等好诗。繁密,细腻,深情咏叹,带着苦音。奇绝,妙绝,痛绝。孙立本的诗,语言朴素自然,深沉有力,立足生活,发自本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生活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对土地和亲人的热爱,对诗歌的信仰,使得孙立本的诗具有丰厚的土壤,深广的根系,读来颇觉深沉大气,悲怆感人,情思丰富,耐人咀嚼。

    蒲永天、惠永臣、刘双隆、苏明、小鲁、富永杰、包雨蕾等青年诗人,已然以稳健英迈的形象步入了诗坛,他们的诗歌作品,基本都能显示自己的实力和风格,比如,惠永臣诗中的那种内在的寂寞、冲动、空旷、孤绝,让人读来心内凄恻。刘双隆的诗中,历史、地域、文化的根系,较为深厚。苏明向内心的开掘、对语词的突破以及在抒情方式上的探索,比较突出。蒲永天的诗,那种特定条件下生活的质感很强,善于发现诗意,善于捕捉内心闪现的情感与思想。

    阅读本期诗歌专辑,我们不难发现,甘肃的诗歌创作者人数众多,创作态势良好,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绝大多数诗人都比较注重抒写内心,对诗歌艺术都能自觉追求,勇于探索,不断进步。尤其可喜的是,青年诗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其作品值得一读者,实在不少。为了甘肃诗歌能够更好地发展,优秀诗人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我有几点想法和建议,十分冒昧地提出来,旨在抛砖引玉:一、学养问题。甘肃诗人的学养状况,我觉得不是十分理想。刘勰说,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杜甫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谈诗论文,“才”“学”并重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学养,能使一个诗人写得更多更好,走得更高更远,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二、眼界与胸怀问题。古人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道理,对于时下的每一个诗人及诗歌爱好者来说,我觉得依然是十分适用的。三、交流与学习问题。甘肃诗人,与外地以及本省本地互相之间的交流学习,总体上讲,还是比较良好的。有些诗人,对他人的指导帮助,毫无保留,毫无私心,这方面传为佳话者也有不少。四、批评问题。甘肃的诗歌批评,我个人觉得,还十分薄弱。面对甘肃诗歌的发展态势,培养诗歌批评人才,提高诗歌批评水准,是眼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