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获奖三人,本人忝列其中,感谢!高兴!王巨才陈应松、刘亮程、耿占春、帕蒂古丽、周涛、杨森君等国家级大师也在其中
文学重磅:第二届《黄河文学》双年奖揭晓 好多熟悉的文学面孔
第二届《黄河文学》双年奖揭晓
昨日,由《黄河文学》杂志主办的第二届《黄河文学》双年奖评选揭晓,王巨才的散文《浪打沙湾寂寞回》摘得特等奖,刘亮程的访谈《文学是人类古老的心灵沟通术》、祝勇的散文《在丰桥的密林中》获一等奖,石舒清、李方等17人的作品获得二、三等奖,李达伟、孙海翔等5人作品获得“新人新作奖”。
该奖项是从2013年第12期到2015年第11期《黄河文学》刊发的500余篇文学作品中优中选精,经三轮评选,有25人的25篇(组)作品获奖,其中三等奖并列1篇。
本次评奖,仍延续首届《黄河文学》双年奖的评选标准,即与刊物倡导价值方向的一致性、独特的文化思考和言说表达方式、对读者的启迪和良好的社会反响等,这些获奖作品也代表性反映了这两个年度《黄河文学》的办刊成果。
与上届不同的是,在“新人新作奖”的评选要求和推荐篇目里,除“90后”的作家诗人外,特增加奖项名额鼓励推介本土基层作家作品;同时,提升了二、三等奖的奖金额度。
近年来,《黄河文学》在不断的探索中,提出了底线、纯粹、高度、警觉、生机、公益“六个关键词”的办刊定位和“三个倡导”(倡导办一份能够首先拿回家让自己小孩看的杂志,倡导办一份能够给读者带来安详的杂志,倡导办一份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温暖、善良、崇高和引人向内向上的杂志)的选稿标准,刊发作品影响力不断扩大,多篇作品入选各全国性选刊及各门类作品年度选本、排行榜,散文作品转载率居全国同级同类期刊前列,赢得较广泛声誉,受到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欢迎。杂志身处宁夏银川市,对银川文化形象的提升作出了不懈努力。
刊物负责人表示,作为届次性评奖,希望藉此能吸引来更多有精神高度、思想高度、审美高度的文学作品,刊物也将继续优化栏目,精心编排,同时,继续加大对本土作者的推介扶持,为读者奉献一份养心养眼的精神食粮。
(附获奖名单)
第二届《黄河文学》双年奖获奖作品名单
特等奖
(北京)王巨才《浪打沙湾寂寞回》(散文)
一等奖
(北京)祝勇《在丰桥的密林中》(散文)
(新疆)刘亮程 郭红《文学是人类古老的心灵沟通术》(访谈)
二等奖
(宁夏)石舒清《日记选钞》(长篇随笔)
(湖北)陈应松《村庄是一蓬草》(散文)
(云南)耿占春《沙上的卜辞——来自噪声的写作》(散文)
(浙江)帕蒂古丽《词语带我回到喀什葛尔》(散文)
(新疆)周涛《初雪•冬日阳光》(散文)
(山东)方如《子夜广场》(小说)
三等奖
(宁夏)李方《一个人的电影史》(长篇随笔)
(湖北)艾丝丝《在梦开始和到达的地方》(小说)
(甘肃)惠永臣《醒来的灵魂》(组诗)
(宁夏)王佩飞《土地的魂魄》(小说)
(广东)寒郁《晚妆》(小说)
(宁夏)吟泠《慢板》(小说)
(山东)王秀梅《蜂》(小说)
(宁夏)白草《贾平凹小说中的秽污描写》(评论)
(宁夏)林一木《尘光》(组诗)
(宁夏)杨森君《在西域》(组诗)(并列)
(四川)言子《我家就在岸上住》(小说)(并列)
新人新作奖
(云南)李达伟《暗室》(散文)
(宁夏)孙海翔《树上的男孩》(小说)
(宁夏)保剑君《鸽子》(小说)
(宁夏)王秀玲《春雪》(小说)
(北京)燕信羽《赶一群羊》(小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