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永臣品读李慧、余山儿诗歌

(2015-10-08 15:36:41)
分类: 惠永臣品诗

想建一座房子

 

       余山儿

 

期盼有一间房子

一间不太大的房子

我亲手盖的房子

用我整天搬来弄去的汉字

还有这里自由散漫的风和星星

 

月亮 就在最想写诗的时候

一定会爬上屋顶

现在

让她点亮我次第排列的一行行诗句

这都是我多年精心斧正过的句子

还有成语以及词藻和标点

都是将能用上的瓦片、砖块、木柱……

 

还有 还有

剩下的那块地  那就

交给我的老婆、孩子和小狗

让他们坐在这里

尽情地收获我精心种植的诗歌吧

还可聆听来自屋前房后的蝉声 蛙声 喜鹊……

他们微笑着  他们享受着生活的甘美

 

一切思路都理清了

劲也憋足了

图纸也设计好了  修改好了

明天太阳升起时 正好八点

开工启动  按风俗放一串炮

我和我的家人们一起上阵

着手开始建造一座房子

一座盛着梦想的房子

 

 

通联地址:白银市白银区广场北路1号  徐长峰     730900

 

诗歌,首先要有味。如果干瘪无味的诗歌,读起来如同嚼蜡,谁会喜欢?余山儿这首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味。诗人试图用诗歌盖一座房子,这种意象就很充盈。更何况诗人在诗里营造了田园生活的那种美,闲适自然,贴切生动,有一种抵达内心的温暖和撞向思想深处的钟声的旷远。其次,诗歌要有情。没有“情”的诗,会使读者感觉生硬、古板,这里我所说的“情”,不是拘泥于“自我悦情”的那种。这首诗显然不属于后者,诗人能够把俗常的闲适生活情境自然生动地引进诗中,使人感觉亲切生动。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曾说:“假如诗人自己不感到吃惊,读者也就不感到吃惊。”诗人对自己的诗作首先要感觉到吃惊,然后才能让读者感到吃惊。一首诗完成后,如果诗人本人都没有引起心灵的震颤,那就不要指望读者的心灵震颤了。诗歌就是要在读者的心里敲一记锤子,使他有一种振动之感,这种振动有可能是疼痛,有可能是温暖的抚慰。余乐儿这首诗我相信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一种震颤,是一种来自家庭幸福生活的那种天伦之乐的震颤,是温暖的抚慰。

诗虽属于传统的写法,但写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不失为一首好诗。

 

 

 

鹊 巢(外一首)

 

李慧

 

都飞走了

巢中的那些喜鹊们

长硬了翅膀的雏鸟

被季风吹落了羽毛的老鸟

都不见了

 

只留下

树丫间

被炊烟薰黄的巢

日日夜夜

孵化着疯长的寂寞

 

 

门前的小河

 

摆箩箩  庆家家

捏一堆泥娃娃

 

嘚哇 嘚哇

把新娘娶回家

唱着稚气的儿歌

 

曾经

把故乡的河岸

当作纸作画

而今

小河干枯了

就在纸上

画出故乡的模样

不尽的眼泪

就是小河的潮起潮落

 

李慧的这两首诗都比较短。我把它归为有一种小资情调,但却有大美的诗歌。《鹊巢》第一节属实写,诗人借助喜鹊、长硬了翅膀的雏鸟、吹落了羽毛的老鸟,来予以一种“空巢”的效果。虽是实写,但可以产生一定的联想,是不是寓意为人?那就是靠读者的想象了。第二节引出主题,但最后一句有很强的的爆发力,这就是诗必须要达到的效果。如果没有最后一句,那这首诗就会韵味大减。诗歌的语言是诗歌表现张力的主要工具,如果诗歌没有了语言的魅力,诗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李慧这首诗最后一句,语言所产生的奇妙效果不言而喻了。

第二首以儿歌着笔,回忆小时候“小河”的美妙、浪漫和情趣,小孩子们在河边画画,唱歌,多好的童年,多好的生活,多好的记忆。突然,诗人笔锋一转,写现在的小河,已经干枯,画不出故乡,这种现实不在少数。如果写到这里就收笔,那就是一首失败的诗,也可以说不是诗,但是人又是最后两行,突发奇想,是异峰突起,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诗一下子活了:

不尽的眼泪

就是小河的潮起潮落

河干枯了,只能依靠记忆而产生失落、迷惘的眼泪来替小河潮起潮落,很有味道。

李慧这两首诗,立意简单,语言干净朴实,写法也比较传统,读起来也比较轻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两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