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永臣品诗(十一)人邻

(2015-03-24 16:19:18)
标签:

育儿

分类: 惠永臣品诗

惠永臣品诗(十一)人邻

从诗人的博客里选取自己认为喜欢的诗歌,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进行简单的品读,不一定正确,但起码说明了在我心里喜欢这首诗的原因。

 

 

山寺里的黄昏

人邻

 

黄昏,我独自一人,

于室内,无声,无茶,无酒,

亦不掌灯。

寂静,六分,七分,八分,

如石,如玉,如黑铁,

亦如温和隐忍无畏的林木。


我在静等

比我更独自的一个,悄然来到

藤花寂落的门外,

亦悄然离去之人。


我独自一人,不言幸福,

而我忽然想起什么的一刻,

我已倦意十足,睡意十足了。

我想那个径自离去的人,亦是幸福的

 

人邻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他的诗歌宽阔大气,诗意盎然。读起来让人有一种自信,坦然和轻松的感觉,读后,又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首《山寺里的黄昏》发表于《扬子江诗刊》。我很耐心地读了五六遍,一遍与一遍的味道远不相同。

 

黄昏,我独自一人,

于室内,无声,无茶,无酒,

亦不掌灯。

 

诗人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安静、超脱的环境。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无声,也没有茶、酒,一幅远离尘世的超脱的境界。“亦不掌灯。”四个字韵味绵长。在黑暗里,诗人在想什么,在干什么,让人回味。

 

寂静,六分,七分,八分,

如石,如玉,如黑铁,

亦如温和隐忍无畏的林木。

寂静,本是一个无法衡量的词,但诗人却用六分、七分,八分这样的量词进行定量,寂静是越来越静。释然还嫌不够。又把“寂静”这个无法琢磨的词,用可观、可见的石、玉和黑铁做比喻,是“寂静”可感可观。

 

我在静等

比我更独自的一个,悄然来到

藤花寂落的门外,

亦悄然离去之人。

 

诗人远远不是为了写黄昏寺院的寂静的。他突然笔锋一转。“我在静等,比我更肚子的一个,悄然的来到”,寂静里,诗人的新并没有随着环境寂静下来,他的心在寂静里持续的沸腾。

藤花寂落的门外,

亦悄然离去之人。

一下子抓人耳目,诗人借藤花的寂落,隐隐地透出诗的玄机,有一个离去之人。诗意豁然开朗,诗情陡然提升。

 

我独自一人,不言幸福,

而我忽然想起什么的一刻,

我已倦意十足,睡意十足了。

我想那个径自离去的人,亦是幸福的

 

诗人笔锋又一次递进。自己独自一人,不谈孤独,但诗人却说不言幸福,忽然想起了什么,但倦意十足,那个离去的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读者可自己理解。诗人不言幸福,却说离去的人是幸福的。这是一种矛盾中的合理,合理之中的矛盾。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总之,我喜欢人邻老师的诗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