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大农民诗人之一的白庆国老师的评论

(2014-11-18 16:23:40)
分类: 别人对我诗歌的评论

白庆国读诗
——读惠永臣的诗《破乱的苇草》

不写诗的时候,我喜欢读诗,读好诗。今天突然读到了惠永臣的新作《破乱的芦苇》。我不知道永臣从事怎样的工作,从诗的语言缝隙里我探测到,永臣经历了人世的尴尬,曲折,不安。在这个纷争的尘世,谁不行动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为了紧抱时代的车轮,我们每个人都呈现了前倾的姿态,劳作,困顿,不成样子。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付出是我们男人的责任。在无奈之举的时候,以诗抒怀,是我们诗人的一个小动作,对于社会之言不伤及皮毛。
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用了恐慌二字。恐慌是这个时代常遇到的心里反应。面对焦躁的生活,我们的精力有限,没有剩余的精力应付社会四方突然出现的尴尬。接着诗人说出,恐慌来自一阵紧似一阵的风声。我们都有生命的体验,来自社会的风声最具有杀伤力,如果预防的不好就会有丢掉性命的可能。这是多么凶险的存在呀。这是现实,活生生的就摆在我们眼前,必须每天面对。“它们自己抱紧自己,但还是露出要命的伤疤。”在生活的现场,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生活的伤疤,有的人不止一处。但是在社会的交际场,我们都掩盖了心灵深处的击伤,以一个完美的神态,足够的气质出现。靠精神的顽强与可靠挺立。我们自己抱紧我们自己的时候,都是在毫无人影的时刻,那是一个短暂的时机,即使我们露出不雅的丑态,哪怕是流出眼泪。但我们都是紧紧咬着牙齿的。
往上撒盐的人,还没有来到
倒是有一个破舟子
提心吊胆地泊在远处,它不停地
削弭着月光里的孤独
······
往上撒盐的人还没有到来,时间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安静处,诗人看到了一个弃之不用的破舟子,破舟子暗示了舟的主人生活所迫另择生活的方式了,旧有的水园之乐的生活方式已被淘汰。舟在人无,舟已被岁月无情地侵染,腐蚀。它最终也会被消弭。但是一只空舟,呈现到我们眼睛里的是提心吊胆的颤动状态。月光下的孤舟是怎样的孤舟啊。孤舟必须靠自身消解孤独。这恰如其分的借孤舟抒发作者深如峡谷的精神状态,也喻指我们人类的共同的生活遭遇。
有一些水鸟
把声音漏了出来
但不见踪迹,就是这些破乱暂时庇护了它们
一有风声,它们就集体噤声,但不久
又不约而同地喧哗起来
······

好诗就是这样,层层推进,让心灵跟着语言行走,颤栗,激动,不安,跳起来,拍案叫绝。
为了一首诗的完美,调动了所有的想象,在此我们可以了解诗人是辛苦的,为了完美的一件作品,诗人不顾一切,甚至有的诗人把绳索紧紧勒住脖颈。
我们还是马上进入主题。有一些水鸟,把声音漏了出来。水鸟可以比喻我们底层的人,我们也有欢乐,底层的人也有歌唱的权力。但是我们的欢乐只能是悄悄地不宜声张的,微小的自娱自乐,足够我们自己快乐就行。可是,有一只水鸟不小心,把声音漏了出来。这句多么内在啊,这些水鸟也许还小,不谙世事,在兴奋之余,忘了禁忌竟然把声音(心灵的话语)漏了出来。这是冒险的行为。
这是一首具有经典性质的诗。我喜欢。很可能读到这首诗的人都喜欢。
我不破解下去了,因为它太美了。破解意味着对它的不尊重。希望读者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