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怀凌诗歌浅论

(2013-10-20 16:31:4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王怀凌诗歌浅论作者:王怀凌

 

王怀凌诗歌浅论

沈秀英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王怀凌,一位守候西海固的诗人。他熟稔着西海固每一寸褶皱的肌理。展现西海固神韵的诗歌是王怀凌最好的诗歌。粗糙的西海固就如同“一滴隐藏在/风中的水珠”,成为王怀凌最大的诗情,毕生最浪漫的句子。他的诗歌关注现实,质直、老成、时露风华清靡之气。

关键词王怀凌;诗歌;西海固;艺术特色

 

王怀凌,60年代出生于西海固农村,著有诗集《大地清唱》、《风吹西海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固原市作家协会主席。曾荣获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奖。

 

一、神韵西海固:熟稔与洞悉

 

王怀凌所有的诗句都在陈述一个事实:他所熟稔的西海固。

 

秦长城是一截截黄土灌涨的肠子

在固原的腹中扭曲。疼痛

有时打个饱嗝就会刮起一阵风

风中还残留着古战场消化不良的沙尘

——《固原》[1]P38

 

他把固原的秦长城写得很形象。这种形象来自于对自己感觉的尊重,对自己所熟悉的西海固生活的事事物物的尊重。这是一个守着西海固的人,在本分地写着西海固。他熟稔西海固,抚摸着西海固每一寸褶皱的内里。这部分诗歌是王怀凌最好的诗歌。

 

牛在门前的树荫

慢慢地反刍着干燥的空气

玉米叶在正午团结成一股绳

一只黑色的毛驴

把巨大的性器悬在灰尘中

干涸的涝坝,盛满阳光

背靠柳树打盹的老汉

抬起眼皮看了我一眼

又慵懒地闭上

——《623日去庙台》[2]P34

 

这首诗前三句用词不新,有点笨拙。越往下读,越有感觉。一件件事物铺陈出干燥、慷慨、阳光热烈的西海固夏日正午时分。画面的现实感很强,细腻处见精神。王怀凌的诗歌一旦抓住西海固的神韵,就显出一种特别的光彩来。这对长期守候在西海固的他来说,也非难事,例子比比皆是。熟稔于胸,才能了然于笔、了然于意,实现与西海固内在精神的共通。

 

5月开始。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

路两边刚拱出土皮的庄稼和野草却走到齐腰深了

一窝野鸡蛋都长出羽毛和小腿了

我还在走

我把自己走成了意识流。

——《谁在喊我》[3]P21

 

我失去了我,我融入寂寂的山野,感觉不到自身,自身存在和外界融合,剩下的只是意识的流动。

 

很多次我听到有人在喊我

我环顾四周,空空的山地里没有我熟悉的面孔

——《谁在喊我》[4]P21

 

这种感觉写得真对。因为熟稔,王怀凌把西海固的脉搏号得很准。那种由熟稔而来的感知之于诗歌,如盐之溶于水,味之者无痕。这部分诗歌靠对西海固内在的感悟和了解取胜。

很喜欢下面的这句诗歌:

 

清真大寺的诵经声一次次把我从懵懂中托起

又轻轻的放下。主啊!

——《喀什,落日融金》[5]P183

 

在清真大寺的诵经声中,在粗粗的温柔的西海固的体温中,我好像听见王怀凌在轻轻叹息:我的西海固啊!

所以,一个好的作品不在于抒写的地理环境的是否偏远与隔绝,也不在于抒写的地域空间有限与否,而在于能否写出事物的神情风致,能否会其神韵,自然入妙。

 

二、不变的姿态:固守与执着

 

王怀凌的诗歌始终围绕西海固。西海固是他的点,也是他的圆,可能他一生都走不出西海固。《风吹西海固》这本书中超越西海固的是第四部分:西部以西。这部分的诗歌数量是很少的。这部分的诗歌虽染有些许史册和硝烟的气息,但总的来说,不刻意追求境界的阔达,安于平实的思想,就像作者安于小小的西海固:

 

第一个走出村子

我留在雪地上的脚印是从那三间屋子开始的

我不希望它能走多远,我只希望雪下得更大些

——《冬天,我所向往的幸福生活》[6]P24

 

这个用温存的目光打量西海固的人,读书让他走出了村庄,他的脚印从顿家川的那三间屋子开始,但他却不能走得更远。他是个没能走多远,就要回望家乡的人。他走不出村庄的视线,村庄也在他的视线里。小小的西海固,大大的西海固,一生都走不出的西海固,那就索性不走了,守着西海固,看它的日落黄昏,看它葵花掩映的农舍,看它失去年轻人血脉的苍老与荒寂……贫瘠的西海固,辛苦活人的西海固,在粗糙的西部、在大地的褶皱里就如同“一滴隐蔽在/风中的水珠”。[7]p6“一滴隐蔽在/风中的水珠”成为王怀凌最大的诗情,毕生最浪漫的句子。西海固就此成为王怀凌诗歌空间的全部。窑洞、毛驴、干旱、柠条、杏树、涝坝、沙尘暴、无处不在的风……通过描写西海固典型的事事物物,王怀凌确立了自己对西海固的意象书写系统。这是王怀凌对西海固文学的贡献。访谈中,王怀凌的意图不仅仅安于西海固,他企图通过西海固透视整个西部。他说:“我的西海固其实就是以整个中国西部为背景,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是很相像的,譬如河西走廊、陕北高原等。”至于说,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透视西部,我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

 

三、艺术风格:质直老成 风华清靡

 

文章合为世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王怀凌看重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关注诗歌对当下的介入。对他,写诗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媚俗。他以平实的记叙关注着西海固的生存现状:城乡结合部的疼痛、被拆迁追赶的人们、沙尘暴带来的灾难、因为公路拓宽遭遇厄运的路两边的柳树、大雨滂沱对高原造成的伤害……如此种种发生在土地上的真实都是他写作的题材。他对现实的表述多以记叙为底色,陈其见,述其情。这导致他行文主要的风格特色:质直。

王怀凌叙述平实,不慌不忙,镇定从容。这种平实的叙述,使得诗歌接地气,处理得好,叙述就展现为一种功底:老成。《目睹一座水库的决堤过程》从头到尾都是平实的记叙,无新异之辞,无奇崛之感。但是王怀凌毫不惊悚,毫不胆颤,就那么耐心地安静地叙述着,一直到结束。不仅整首诗是这样,整部作品都是这样,认真的铺叙,镇定的铺叙。他一点点地铺叙自己的诗,铺陈一点点地重复开来,读者再一遍遍地读来,进入他的情景中后发现他的诗歌自有一种味道。再如:

 

冬日的寒风中,她六岁的双肩

披星戴月仿佛一只坚韧的小龟

背负沉重的学业

匆忙而又缓慢地爬行在晨曦或暮色里

……

晚上九点,她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我不忍心叫醒睡梦中的女儿》[8]P69

内心深处那不经意的疼痛,王怀凌有意地拿捏着这种表述方式,不让情感泛滥,让情感经过节制,从形象地描述中缓缓渗出来。诗歌,添加了一种老成。

在他的老成持重中,你会发现他在另一些诗歌中体现的另一种能力:让文字绘出图画的能力。这就是他的作品的另一个极端:作品时露风华清靡之气。

 

我小小的村庄

隐蔽在干草垛后面

干草垛隐蔽在一场祥和的雪后面

鸡在院子里作画

我隐蔽在一扇窗户后面

欣赏竹叶

——《村庄》[9]P97

 

诗歌画面感极强,像乡村绝句一首。单纯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画,让你感觉能用画笔把它画下来。

 

两只小鸟在泾河源头

在一丛野荷的叶子下

相互梳理着漂亮的羽毛

乔装打扮的心情像水一样清澈

充满了鱼的爱意

——《两只小鸟的婚礼是盛大的》[10]P135  

 

泾河源头,野荷从下,相互梳理羽毛的充满爱意的两只小鸟,犹如一阕词一样的优美。有风华清靡之感。

 

目前,王怀凌的诗歌之路已经定型。他的诗歌在未来变化应该不会很大。他的诗歌是现实主义的诗歌,缺乏些许的灵动,却有着大地的踏实。总体来看,西海固的诗歌都不喜欢与生活脱节。贫穷的西海固容纳不了更多的诗意,多了就会显得虚假。生活的严酷使得他们不愿过多接纳纯粹的诗歌,多关注现实,承接地气,有脚踩在地上的安顿感。如果在海子那里诗歌是作为宗教来膜拜的,诗大于人;在王怀凌这里诗歌是为我所用的,人大于诗。这种现实性是王怀凌诗歌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王怀凌.《风吹西海固》[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

Brief probe into Wang Hairline’s poetry

   Shen Xiuying  

(Peking University    Bejing   750011)

Abstract Wang Huailing, a poet who sticks to Xihaigu. His poetry focuses on the reality. He is familiar with every inch of Xihaigu’s skin texture. The poetries of showing Xihaigu’s charm are the best poetries. Xihaigu like “a drop of gentle water hidden in the wind” becomes Xihaigu’s the biggest poetry and the most romantic sentence. The style of his poetry is simple , experienced and reserved, occasionally Elegant and clear.

Key wordsWang Huailingpoetry Xihaigu ; Artistic features

作者简介:

沈秀英(1973—),女,山东莱州人,讲师,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现为北京大学2013级博士。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