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午休or中国话剧——英国人为何果断选后者?

(2016-08-24 15:57:13)
标签:

杂谈

​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女编剧,编了一部都市情感剧,代表中国远赴戏剧之乡——英国展演。英国人不午休了,而是走进剧场为之捧场,并且随着剧情起伏惊呼:居然是这样!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095103_5783.jpg

夏末的一个夜晚,怀着一份好奇,一份敬畏,我走进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繁星戏剧村,现场探寻《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如何征服了众多挑剔的英国观众。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095219_0929.jpg

  《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海报欣赏

故事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开始,一个闲适少妇的平静生活,被前男友越窗而入彻底打破。两个人各自从对方身上寻求真相——孩子是谁的?约定私奔的那晚为何没有出现?可两人都终无所获。一对失散人海的有情人,两段貌合神离的“完美婚姻”。前后两段故事,揭开了4个性格迥异的男女最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们在遮掩、痛苦、无奈中挣扎。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095251_4327.jpg

在国内“宠明星、轻编剧”的时代,剧中演员没有任何一位是“大腕”。退一步说,即便是国内的“明星脸”,拿到国外,老外也大多不认识。可英国观众依然买账,足见是因为内容和舞台呈现形式。说得更深入些,就是原创,加共性。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1142_0158.jpg

之所以说原创,在于这部剧真实还原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的情感生活。无论男女,要钱还是要情,屈服现实还是抗争命运,这个自古有之的话题引发中外观众的思考。而套上现代中国的大背景后,这简直逼真到让人不寒而栗。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095310_9669.jpg

坐在黑暗中,看着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旁边观众用手机不断刷屏占领全中国娱乐头条的王宝强离婚案细节,我一时恍惚,不知身处戏里还是戏外……讲真,太真了!而这恰恰是外国观众们想要看的、当下最真实的中国与中国人。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095326_6427.jpg

之所以说共性,在于契诃夫式的舞台呈现。话剧一开始,略带忧伤的范俄罗斯音乐,落地窗帘、木质秋千……让人瞬间置身欧洲的早秋,恍若看到一片片金黄色的秋叶随风飘荡,倾诉着欲说更愁的生活。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0229_2970.jpg

一道铁轨,分隔了西式酒吧与中医诊所、吧台与起居室。“我早就不喝咖啡了”“女人啊,就爱买那些贵的要死却连一斤鸡蛋也装不下的包”等台词,不但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观,也是“国际范”与“乡土范”的绝佳混搭。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0242_7755.jpg

所有这一切皆能在本土文化与异域风情间熟练游走,即便在英国观众面前呈现时依然毫无违和感,可以说这部剧真正“走出去”了。对于《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英国观众说“人类的情感不分国界,喜欢这个忧伤却真实的故事”;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苏格兰先驱报》纷纷点赞。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0321_2081.jpg

该剧编剧林蔚然之所以能从100名候选编剧中杀出重围,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远赴英伦展演的3人中的一人,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0350_3341.jpg

著名导演田沁鑫以艺术家个人名义联合苏格兰国家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等单位在中国发起“新写作计划”,促成了这部戏的前身《秘密》。

“新写作计划”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著名作家张抗抗等名家担任评委、顾问。最终只有3名中国编剧的作品得到在苏格兰巡演的机会,林蔚然就是其中一位。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0853_9699.jpg

2013年,《秘密》被苏格兰国家剧院选中,作为首个亮相英国“中国当代剧本展演”的作品,引来《泰晤士报》《苏格兰先驱报》等英国主流媒体的竞相报道,并在爱丁堡、格拉斯哥、巴斯盖特巡演13场。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24100754_4161.jpg

《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的成功不仅是林蔚然一个人的成功,更是中国戏剧走出去路径探索的一次成功。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吸引世界,用什么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这已成为中国话剧人未来担负的重要任务。(记者丁宜,编辑杜逾舸,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编辑:林晶 杜逾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