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7月10日原本是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马强计划回国的日子。两天前,步入花甲之年的他已向南苏丹总统辞行,准备卸任了。
可就在当天,中国赴南苏丹的维和步兵营一辆装甲车在南苏丹联合国营地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被一发炮弹击中,维和军人出现伤亡。
大使馆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后,立即成立抢救伤员指挥小组,马强毫不犹豫搁置了回国计划,再次挑起组长的重担。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维和军人李磊光荣牺牲,杨树朋和陈英等受伤维和人员则被送往联合国在南苏丹营地的一级医院接受治疗。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19150715_9348.jpg
由于营地医院条件有限,无法做外科手术,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而联合国营地周围交火极为猛烈,根本无法将伤员转运至条件更好医院救治。
受伤维和军人得不到妥善救治使马强心急如焚。他马上和南苏丹外交部、安全部和政府军沟通,并联系我国驻南苏丹医疗队,希望政府军能够护送医疗队的朱劲松、蒋亚琦两名医生前往一级医院,对受伤战士进行会诊。
11日早上,一夜未眠的马强得到噩耗。
“9点多,杨树朋牺牲的消息传来,很多使馆人员都悲痛地流下了泪水,”马强伤心地说。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19150419_9563.jpg
伤心之余,拯救受伤维和人员的行动也刻不容缓。陈英受伤严重,整个腿部布满了流弹碎片,对他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上午11点多,两在南苏丹政府军的护送下,使馆武官林伟开车将两名身穿防弹衣的医生送往联合国营地医院。
“那时候,枪声未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前往医院,我让武官每十分钟打一个电话给我,以确保安全,”马强说。
在中国维和步兵营战士的接应下,林伟成功将医生送进医院。两名医生会诊发现,陈英主动脉随时可能被体内弹片切断,会有生命危险,必须尽快手术。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19150730_6223.jpg
由于南苏丹医院条件有限,将伤员转移至乌干达治疗是较好选择。当时,隶属联合国的一架米-8直升机停在朱巴机场,可以用来运送伤员,但必须征得南苏丹政府军同意后才能起飞。
为了让政府军尽快放行直升机,12日下午,在没有约定时间、地点的情况下,马强直奔南苏丹政府军总参谋长保罗·马龙办公室。“马龙去总统府了,”一名工作人员说。
“请转告马龙,中国伤员急需转院治疗,米-8急需起飞前往乌干达,”马强焦急万分。
在马强努力下,马龙表示可以帮助另外租用一架飞机,用于运输中国维和伤员。13日早上,马龙租用的飞机抵达朱巴机场,遗憾的是飞机条件极为有限,无法正常运送伤员。
伤员时刻处在危急中,焦急的马强四处寻求帮助。
当听说德国有一架运输机要运送侨民前往乌干达时,他立即与德国大使取得了联络:“大使阁下,听说您的飞机抵达了南苏丹,请您帮助我国维和伤员转移至乌干达。”
“大使阁下,没问题,无论如何我都会腾出舱位帮您,”德国大使豪爽地答应了马强。
这架运输机上还有一名德国外科医生。 在查看过陈英等人的X光片后,德国医生认为,陈英腹股沟处的弹片紧贴大动脉,飞机颠簸很容易导致大动脉被切断,他的情况暂时并不适合搭乘运输机,而其他3名中国维和人员的身体状况则允许登机。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19150519_2004.jpg
随后,3名伤员被顺利转移至乌干达,陈英暂时留下。马强久久握住德国大使的手,表达感激之情。
但是,无法转移的陈英依然让马强忧心忡忡,“陈英,马上就会有医护飞机送你去乌干达,”马强不断给陈英打气。
“大使您放心,我能坚持住,”陈英坚强地说。
14日,在马强大使及各方协调下,陈英终于登上了联合国的一架医护飞机。看着陈英搭乘的飞机缓缓起飞,马强长长舒了口气。
与此同时,在大使馆组织下,生活在南苏丹的大部分华人华侨安全撤离回国。处于安全考虑,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部分员工也已撤离。
http://img-xhgj.img-cn-hangzhou.aliyuncs.com/News/201608/20160819150823_3733.jpg
而马强却依然坚守在朱巴。他说,南苏丹还有部分中国人留守,我还能为他们做点事情。(记者王守宝,编辑鲁豫,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