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宗徒——方德望与方爷坟,方爷庙

(2013-04-12 00:26:00)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主教

   方爷坟位于城固县董家营乡小寨村,在汉江南岸和南沙河西岸两水交汇处。是1635年来汉中传教20余年的法籍耶稣会士方德望神父的坟墓。据《方德望神父小传》记:“他在此处传教时,灭蝗虫、驱老虎、为人治病、使教广传。死后葬于此处。”以后教内外人称之为圣人,常去坟墓许愿、还愿。教外人士还建多处“方爷庙”,称方神父为土地爷,视之一方土地爷,向他焚香敬拜。原陵墓重建于1925年,面积3亩;园内松柏苍郁,用砖建花心围墙,坟上建一八角亭,立碑一通,墓后还有3间房屋。“文革”期间毁陵为田,但求者不断。1975年,从陕、甘、川、冀晋、豫等地来朝者多至万人,把生产队的几亩庄稼踏为平地,大队遂炸坟毁碑。现在人们还在该处许愿,还愿等,坟上还有“有求必应”等横幅。

 

  方德望,字玉清,法国人,1598年生于一个家境贫寒,而热心事主的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靠打工交纳学费,以优异的成绩于1618年进了阿维尼翁的耶稣会的初学院。晋铎后,立志去远东传教,于1627年步行到里斯本,1629年启程东航来到澳门。1630年被派往山西助高一志治理教务。历经三四年的苦心经营,山西教务蒸蒸日上。

http://s16/mw690/9d69a465tda24836bd53f&690

   1635年,奉命到陕西传教。那里已经有金尼阁在西安建立了圣堂,但十几年来,教务未见大兴。自方德望来后,在奉教大员韩斯德望鼎力帮助下,在洋县、城固县和汉中府等地建立了若干新堂,并授洗三四千人。

 在汉中天主堂,天主给了方神父一个意想不到的极好机会。有一个叫小寨子的村庄,人口众多,是远近闻名的大村。一天,突然有飞蝗铺天盖地而来,啃食树叶、庄稼和杂草。村民们眼看庄稼将颗粒无收而又束手无策叶,于是人们想起了方神父,因为他在乡间颇有名望。神父借机向群众宣讲:“福祸来自天,天上有主宰,如果大家信奉真教恭敬天主,他不但能降福消灾,而且会赏你们天堂永福。”听众无不乐从,异口同声:“若能除去蝗灾,情愿领洗奉教。”于是方神父身穿短白衣,佩挂领带,到田间诵经祈祷,一路洒圣水。第二天,所有蝗虫无踪影。

   但灾情一过,那些村民竟背信弃义,忘记了神父的教训,不几天,随即遭到第二次的蝗灾,而灾情更为严重,飞蝗遮天蔽日,遍地皆是。人们万分恐惧,蜂拥而至神父住所,再次恳请并表示忏悔说:“我们保证信守承诺,只要神父再次消除蝗灾,全村的人必定信奉你的天主。”神父大发慈心,命蝗虫退去。全村大多村民果然进了教,并心悦诚服,踊于投身盖了一座圣堂。该村教友,多少年来,成为热心敬主的表率。

   方神父管理着陕西各地的教友,在汉中地区很早就开了教,方神父到那里看望教友,必须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因为中间隔着绵延数百里的秦岭,那里危峰险谷,遮天蔽日,常有猛虎出没其中,冒险的行人闯入该地十之八九死于虎口。因此,将当地视为险途。从汉中到故城之间隔着大岭山,山下有个教友村庄,名古罗坝。有一天,该村教友到汉中去请方神父到他们村庄去下会,人们劝他不要走那条路,但神父回答说:“若为世俗事,我可以不去,但为灵魂事,怎能怕危险就不去呢?”说毕,就与来的教友一齐上路。刚走到山岭,忽见一群猛虎咆哮扑来,教友吓得魂不附体,而方神父却不慌不忙,迎面训斥老虎说;“你们害人性命实在不好。现在,我依靠全能天主的圣名命令你们,以后不准再伤害人。”众老虎听了俯首帖耳,悄悄离去。从此以后,再没有老虎伤人之事发生。

   方神父在陕西十多个城镇传教,授洗信众达24000余人。方铎大德超群,芳表逾众,白天忙于传教救人,晚上则专务祈祷行严厉苦功。神父的苦身克己极严,他经常自鞭直至流血,并穿束有铁刺的苦衣苦带,又长期严守大斋。于是,当时的圣教名士韩霖与张连合著的《圣教信证》中,称他“生平有圣德,多行灵迹。”

   李明神父曾提及关于方神父时说:“他能水面行走,神魂超拔,预示死期等奇迹。他一生充满传教救人的心火,成绩卓著,德备功全。”

   天主预示死期,于1695年5月22日(耶稣升天瞻礼)安然善终。这一天,正是他向教友们预报的死期。殡葬之日,齐来参礼的教内外人士人山人海难以数计。他葬在汉水之滨,据说当年江水泛滥,到墓前10米处,突然直角转向,似乎是在有意识地保护天主忠仆遗骸的栖息之地。他死后,不但教友深切怀念,就是当地的教外人士,或因受其实惠,或因景仰圣德,都对方神父缅怀难忘,因此,为他建造了一座小庙,里面供着他的塑像,称之为“方爷庙”或“方土地”,以便求恩。在他死后的六个月里,受到神父安死善终的感动而领洗入教者,又有600余人。他死后已经三百多年,至今人们还称赞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