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好了停工数年的食品企业
(2023-06-25 13:47:44)
标签:
财经 |
分类: 管理 |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实际负责食品厂工程建设项目,担任这个港资食品企业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就是实控人本人。这个食品企业本是某海滨新区的重大招商项目,没想到因和总承包方的纠纷,在我上任时,已建建停停折腾了六、七年,近150亩的厂区就孤零零建好了三座建筑主体,以至于被当地人称为“烂尾楼或鬼城”。
其实我们作为甲方和乙方(总承包方)的纠纷很简单:乙方低价中标,希望通过停工等手段迫使甲方追加投资,但我们的总经理却比上帝还要精明,只按照自己认可的工程预算付进度款,还不到乙方要求的一半……
双方分歧如此之大,以至于政府主持的各种协调会都以自说自话收场。
其实甲方工程项目人员本是甲乙矛盾最好的协调员,也许因总经理的精明、项目人员工资低而寄希望其他等原因,我方的项目人员成了乙方极铁的同盟军。
和乙方谈判过程辛苦,阶段谈成复工后波折不断,但不管怎样,我们总算让这个新食品企业屹立在了黄海之滨,现在仍在生产甚至扩大了规模。
总结一点心得吧。
1、过去的职位、口碑、经历,我获得了实控人给予的现场实际管理权,这已超过了我的好几位前任。在我之前,几乎所有的问题都等待实控人拍板。
2、找准了主要矛盾,复工是政府、甲乙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3、团队成为干事的集体。
没有带进一个人,因客观原因也几乎不能换人,让一个实控人不在就看不到人、大家互相举报、动不动就拳脚相向的团队成为一个干事的集体,这里面有确实有不少管理艺术,更多的是打铁自身硬的实干。
3.1面对停工,面对总经理迟迟不表态的预算,一些小工程是我们自己干的。挖井、埋电缆、修绿化,因带头干,我的同事们硬生生被从朝南坐的甲方变成了施工队,感谢他们。
3.2立场坚定。当甲乙双方矛盾如此尖锐的时候,我和乙方毫无经济瓜葛,独自忍受乙方围攻,立场坚定才能让我得到公司较为充分的信任,才能客观看待并帮助解决乙方面临的实际问题。
3.3客观超然,不陷入经济纠葛之中。完善了招投标制度,价格、质量、口碑、付款、后续服务等多维度衡量。作为制度维护者,我让自己超然于招投标之外。当然我也建议总经理,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项目同事推荐的,水至清则无鱼……
还是这个团队,还是这些人,我们能建好这个停工好几年的食品企业,很有成就感。
三十年职业生涯,靠谱人做靠谱事,愿自己所擅长,能助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九十年代上海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校报主编,复旦硕研,曾任世界500强农牧业外企内刊主编、企划法务总监、副总经理,上海投资集团总裁办主任、人力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