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亲属选择健康险,供参考
(2023-06-15 15:25:14)分类: 财经 |
这是六七年前帮亲戚做的方案,万变不离其宗,可供参考。
当时亲戚38岁,事业稳定。因他的朋友成了某中型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他也动了买健康险的念头。
记得大学毕业那年,曾和在保险公司实习的国际保险系同学讨论过当时主流的寿险品种,还自己动手作了些测算,最后我们认为保险是根据概率论和大数定律分散、共担风险的方法,买保险还是要回归其保障功能的本源,过于看重投资功能并不可取。
为帮亲戚选择,我做了些功课,在了解各大保险公司主推的健康险种后,形成以下方案。
一、考虑年龄、工作生活情况,建议选择最完备的保障组合: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意外险。
1.1重疾险:有病确诊,即赔保额,几十万到手,解燃眉之急;
1.2医疗险:看病报销,是社保有益补充;
1.3寿险:不管是否意外,身故即赔保额;
1.4意外险:发生意外,即赔保额,当然最好参保有意外医疗的产品。
二、各大保险公司热门方案比较(已过时效,不再列出),但仍可以得出结论:各方案大同小异,中小保险公司性价比更高一些。
三、不指定方案,只是给亲戚提出了以下原则:
3.1保额:经济实力允许,尽可能大;
3.2保终身或至少到70周岁;
3.3投保人豁免(很重要):突发情况,可给自己减轻压力,避免保险成为一种负担;
3.4被保险人豁免;
3.5轻症豁免;
3.6避免返还型重疾险:返还型重疾险本质是我们多交保费,保险公司通过多交的保费进行理财,几十年后才能实现返还;
3.7重疾分组,多次赔付(其实人生能扛住几次重疾啊,尽管不大介意这点,考虑到亲戚的年龄,仍然把这条列了上去);
3.8缴费期限:毫不犹豫选最长的;
3.9其他(性价比等)。
按照以上原则,竟然把亲戚保险代理人朋友推荐的几个产品给筛选了出去,最后经反复权衡(考虑了亲戚和朋友的友情),亲戚选择了该公司不在代理人渠道销售的一款健康险产品。
四、结语
很多朋友在淘宝上买双鞋会反复比较、一页页浏览、考虑再三。然而在房产、保险、证券、基金理财这些长期投资方面,却显得很随意、感性、有时很冲动。
大道至简,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修行。
每个人生选择的关键路口,谁会为您参谋,与您同行?
三十年职业生涯,靠谱人做靠谱事,愿自己所擅长,能助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九十年代上海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毕业,校报主编,复旦硕研,曾任世界500强农牧业外企内刊主编、企划法务总监、副总经理,上海投资集团总裁办主任、人力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