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中期评估表

(2013-01-09 10:55: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关于课题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期评估表

 

 

 

 

 

 

 

                基础教学(小学)      

 

                小学 数 学            

 

      农村小学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

 

            宋君 君              

 

负责人所在单位          溧阳市后六小学        

 

                  2012.12_             

       

            2013.12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212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宋君君

主持课题研究。承担一节市级研究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节校级研究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论文《当前小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中国校外教育》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问”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数学味》在《现代阅读》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先练后讲,练在课堂》在《新课程》省级刊物上发表。

 

曹虎

 

参与课题研究。承担一节校级同课异构《乘法分配律》,一节研究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学习》省级刊物上发表。

 

胡建波

 

参与课题研究。承担一节市级研究课《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复习》,两节校级研究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优秀教案设计《百分数的认识》获江苏省三等奖。关于“在毕业班总复习中,如何提高审题能力”作了一次市级专题讲座。

 

管良平

 

参与课题研究。承担一节校级同课异构《乘法的分配律》,一节《观察物体》。论文《“三种方式”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获校级优秀课题论文一等奖。

 

管家丽

 

参与课题研究。承担两节校级研究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策略》。论文《低段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获校级优秀课题论文一等奖。

 

朱琴芳

 

参与课题研究。承担两节校级研究课《两位数乘一位数》、《10的认识》。论文《审题方法指导》获校级优秀课题论文二等奖。

胡琴娣

参与课题研究。承担一节校级研究课《角的认识》。论文《教会学生倾听》获校级优秀课题论文二等奖。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限2000字以内)

1依照《农村小学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方案,研究并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研究重难点等:

1)农村小学学生审题不清形成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2)探索适合各年级段学生有效审题的策略。

3)研究培养低年级审题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4)建立一套适合我校各年段学生的“计算、概念、解决问题、操作”中提高审题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5)通过研究课题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开展课题研究课,相互学习

上半年,每月安排两节课题研究课,课前组织成员进行集体讨论,并要求每位上课教师上交研究课教案,课后进行集体评析,上课教师上交反思一份,每位听课老师上交评析一份,并及时上传到网络博客上。例如宋君君执教《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一课中,提出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朱琴芳执教的《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和胡琴娣执教的《角的认识》一课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其中4月份安排一节同课异构的课题研究课,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阐明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师上课语言的严谨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寻求突破。以复习课为例,通过高年级段管家丽、胡建波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在其期间,我校组织的市级教研活动,课题组成员宋君君执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外请其他学校教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课题组成员听后受益匪浅,尤其是杨卫康主任的报告,讲到了课堂教学中的“慢动作”,与我们的课题虽方法形式不同但目的相同,可谓是殊途同归,有好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耿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课堂中运用“慢动作”, 通过具体形象促进学生主动“说”, 再实践操作激发“说” ,最后让学生规范“说”,等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题能力。

下半年,以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从“解决问题”、“计算”、“概念”、“操作”等几方面研讨审题的策略和方法,分析学生的错误,提高审题能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管家丽、胡建波老师执教《替换的策略》、《找规律》实践课,宋君君老师执教《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实践课,管良平开展《观察物体》实践课。朱琴芳老师就如何图文结合提高审题能力执教《10的认识》实践课。邀请杨宗异校长执教《百分数的认识》的示范课。

2)组织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养

为使课题顺利实施并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数学组按计划及时进行理论学习。上半年重点研究和讨论了《计算中的审题能力培养》、《低年段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次活动都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并及时上传到网络博客上。下半年学习《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主要变化,领悟新课标的精神,研讨如何在“计算、概念、解决问题、操作”中提高审题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学生有效审题能力的策略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3)外出学习,扩大教学视眼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外出活动,部分组员参加常州市级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业务水平。在课题研究期间,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继续教育,其中片级培训交流会上,就毕业班如何提高总复习的效率,胡建波老师从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方面作了专题讲座,阐述了我校的实际做法及相关策略。

4)及时交流,及时改进。

本年度举课题组共举行了优秀课展示13,市级课1节,理论学习13次,学术沙龙2次,学生调查研究1次,期末召开了课题阶段小结会。由于课题贴近实际,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因此一年下来,每个成员都有所收获,如有的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利用教材的现实性素材,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5)搭建教师课题研究网络平台。要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及时上传研究资料,反映研究进程,为今后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发挥个人特长,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曹虎老师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方面花了较多的心思,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谈了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胡建波老师在如何开展好毕业班复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策略,管家丽老师就高年级教学,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题方法,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朱琴芳和胡琴娣老师就低年级识字少的教学实际,提出如何培养低年级的审题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宋君君老师就应用题教学方面,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审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管良平老师就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之,课题小组发挥个体特长,优势互补,及时调整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课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一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通过互动、互补,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进展良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每位研究教师每学期设计课题研究教案,并执教一节研究课,进行案例分析。宋君君在20124月执教市级研究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完成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篇课题研究论文。

3、宋君君撰写的论文《当前小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表在20129月《中国校外教育》国家级刊物上,《“问”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数学味》发表在201211月《现代阅读》国家级刊物上,《先练后讲,练在课堂》发表在20129月《新课程》省级刊物上。胡建波设计的《认识百分数》在201210月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获江苏省三等奖。曹虎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发表于20128月《新课程学习》省级刊物上。

4、各年级段学生审题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教师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不够深入,即使发现了问题,改进方法也是比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

2、缺乏课题研究经费,致使课题组成员无法参加更高级别的学习与培训,无法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教育视野。

3、缺乏专家的引领和指导,部分课题组成员不能将实践中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我们将在下阶段的研究中,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20133月—20136月,课题深化研究阶段;

   20139月—201312月,课题总结展示阶段。

2、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研究计划顺利实施。

1)继续扎实推进课题研讨课、同课异构、理论学习、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能力。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审题能力培养的策略、经验和做法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的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审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3)为课题组成员创造更多机会,鼓励他们参加更高级别的学习与培训。

4)多请领导和专家来我校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5)总结两年研究成果,形成课题总结报告。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在每堂数学课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审题方法,引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进而灵活运用独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最终希望该策略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六、评估小组意见

 

 

 

 

 

 

 

 

 

 

 

 

 

 

 

 

  

 

 

 

 

 

 

 

 

 

 

 

 

 

 

 

 

 

 

 

 

 

八、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