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小怡偷水彩笔谈话 |
分类: 读书随想 |
课间,正在教室里改作业。
小辰来到我跟前,气愤地说:“老师,小怡抢了我的水彩笔。”
“前些天,她还偷了我的几根铅笔和橡皮。倩倩看到跟我说的,可小怡不承认。”
小辰的话音未落,就有几个孩子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小怡以前也偷过我的——-。”“老师,她从幼儿园里就偷别人东西,老师经常批评她。”
前些天,曾听有的孩子说过小怡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当时,我没单独跟她谈话,后来,针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我精心组织了一节班会课,在班会课上,孩子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朋友们都说,想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意见,不能随便拿。这节班会课,我感觉开的很成功,孩子们都很懂事,对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事情都比较清楚。就这样,班会课后,小怡的事情我就放下了。今天,当再一次发生这类事情,而且这么多人对小怡有意见,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小怡好好谈一谈。
中午,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小怡,听小辰说你抢了她的水彩笔,是吗?”
小怡面无表情,低着头不说话。
“小辰还说,你以前没经过她的同意,拿过她几只铅笔盒橡皮是吗?”
小怡还是不出声。
“随便拿别人东西还是好孩子吗?”
“不是。”
“如果经常这样做,大家还喜欢你吗?”
沉默了几秒钟,她小声说“不喜欢了。”
“没有了水彩笔,没有了铅笔,可以告诉妈妈,让妈妈给你买啊,为什么要拿别人的呢?”
“我跟我妈妈说了,妈妈不给我买。”小怡抬起头来,声音大了许多,脸上显出一种委屈的表情。
小怡的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有随意拿别人东西习惯的孩子,每当问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就是家长不给自己买。也许在孩子眼里,因为有这样的原因,所以拿别人的东西就成了顺理成章而无辜的事情。
但是,根据我对小怡的了解,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原因,绝不像小怡说的这么简单。一个坏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养成一个坏习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可能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可能有孩子自身的原因,甚至学校教育也可能存在一定缺失。我想,一个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形成了,要想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改变一个经常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的孩子,更非易事。
我仔细考虑了一下,结合以往处理这类事情的经验,几分钟后,我明确了和小怡谈话的思路。我认为,要想转变小怡,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找借口的思想。
针对小怡“妈妈不给买”的借口,问小怡几个问题,引导小怡明确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消除她找借口的思想。比如:妈妈不给买,就能拿别人的东西吗?班里那么多同学,也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难道他们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买什么?分析自己的犯的错误,到底是因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还是因为妈妈不给买。
二、分析事情的后果。
经常随便拿别人东西,别人会怎样看你?长期这样做,会造成什么结果?长此以往,班级里小朋友会不喜欢她,没有人愿意做她的朋友。而且,养成了自己见别人东西就想拿的坏习惯。通过问题,使小怡认识到坏习惯的副作用。
三、今后再遇到这类事情应该怎样做。
如果以后,看到别人的东西很喜欢,想要得到它,应怎样做?A、告诉同学,自己想借来玩玩或看看,争取同学同意。B、如果同学不同意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换,自己拿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交换着用。C、可以央求自己家长买。如果家长不同意,要努力说明自己的想法,争取家长同意。D、如果家长还不同意,可以等到节日或自己的生日等重大日子,再央求家长买。
那节体育课,我和小怡整整谈了一节课。
下午,我在大门口见到了接送小怡的家长,和小怡家长交流了小怡近期在学校表现,并交流了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家长对小怡今后多关注一些,并且注意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从那天起,小怡慢慢发生了转变,上课有精神了,课间,很少在教室里呆着,经常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每天课间,在她的周围,总是围着几个女孩叽叽喳喳的。好多天了,没听见有人到我跟前告她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