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些数学题的解题小技巧

(2013-01-06 22:06:57)
标签:

技巧

位置

分类: 课堂星点

也许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性格特点所决定,数学中,有一些知识,很多学生学起来很轻松,但有的学生理解起来却很困难。这类题目,教师为了那些弱一点的孩子,常常煞费苦心,所以,在一些数学题中,掌握一些解题和思考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笔记录下一些自己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作留存,也愿作共享。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是《位置》。其主要内容是感知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上、下、前、后、左、右。

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很多孩子一看就会,不需要教师怎么讲,似乎他们对这些知识具有一种直觉一样。但是,有些孩子,却总也分不清。比如这类题目(为了省劲,就用汉字表示啦!)

苹果  桔子  香蕉   菠萝   桃子

苹果在桔子的( 左)面,桃子在黄瓜的( 右 )面。

为什么这样填?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方便更容易地理解?我引导学生分三个步骤思考:

1、谁跟谁比。就看这两种事物水果,其他全当没有。可以圈起来看看,也可把其他盖起来。

比如第一问,可以这样想:

苹果和桔子比----其他都不看了,擦去,变成---苹果  桔子。

2、谁在左面,谁在右面。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水果比,苹果在哪面?(苹果在左面)桔子在哪面?(桔子在右面)

3、再完整一些,左面是在谁的左面,右边是在谁的右面。这两种水果比,苹果在哪面?(苹果在左面)在谁的左面?(在桔子的左面)。桔子在哪面?(桔子在右面),在谁的右面?(在苹果的右面)。

除此之外,我还采取了这些做法:

1、引导学生进行说理。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就是把方法不断内化的过程。

2、引导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以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相应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

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的掌握,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今后,会慢慢总结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