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12-05-01 15:50:21)
标签: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年第六期

分类: 教学论文

        

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当代教育家的共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羹,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既然思维是如此重要,因而不少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学科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英语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的外语教学经过多年的徘徊已走出“语法翻译法”进人交际时代,英语已真正被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交际离不开思维,人们一方面用外部言语来表达,另一方面也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斯大林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景,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确,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用词汇组成不同的句子表达不同的意思,正是思维在起作用。既然语言和思维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语思维训练的操作原则

    1.尽早学会用英语质疑一一体现英语思维训练的及时性

    一开始就深入到思想可能不太容易,先规范语言,再进一步引导思想,训练用英语进行思维。把疑问句及其相关疑问词尽可能早地储存在学生的头脑里:“I dont understand. What does it mean?”“Can you explain it again?”“Does it mean……?”“Pardon”让他们的头脑尽快进入用英语思考和提间的准备阶段。一有问题,便用英语及时向教师反馈,使英语提问和表达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和习惯,并使之逐渐深人到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去。只有这样,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训练才能尽快走上正轨。

    2.从形象思维开始——体现英语思维训练的循序性

    思维是遵循着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这一发展规律的,所以思维训练应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是靠现实的、实际的、直观的实象进行思维的。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如利用直观教具,或创设语言情景,模拟交际环境。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给学生增加表象的储备量。

    3.尽可能不用翻译——体现英语思维训练的直接性

    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会经常地借助翻译。不仅如此,在他们的头脑里还应该用英语词汇进行思维。我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每个孩子记住了自己的英文名字后,我利用做班主任的优势,要求他们只能对同学使用英文名字,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按要求做的同学听到他人英文名字的反应明显快于听到中文名字的反应。这说明,在这些孩子的大脑皮层上,言语运动器官、言语听觉器官、言语视觉器官因该英文名字所产生的兴奋中心已经接通,英文名字的动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已成为该具体人在他们大脑中的直观信号。这一思维训练的尝试让我意识到只有把孩子们完全“浸泡’在英语里英语思维的训练才会成功。不用中文,怎样使学生理解生词呢?下列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生词的理解:

    1对比 用于—些表示特性的形容词。

       My schoolbag is light, but yours is heavy.

       These exercises are very hard and those exercises are very difficult, too.

    2归类 用于一些表示类别的名词。

        Oranges are fruit.  Apples are fruit ,  too.

    3联想 用于一些相互关联的动作或现象。

       It’s raining. My shoes are  wet.

    4概括 用于一些意义较抽象的词。

       Both John and Tom are boys.

       Johns goes swimming from Sunday to Saturday.  So he goes swimming every day.

    下一步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已经听到的生词。这种检查应体现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使用中,而这种使用本身就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训练。

    1)做动作  Touch your nose. (ears, knees, shoulders, etc)

    2)回答问题

       TIt’s raining . You can see my shoes are wet. What about yours? Your shoes, your trousers, your hair ?

       S1My shoes are wettooMy shoes are not wet.

       S2:  My hair is wet because I don’t have an umbrella.

    3)造句与填空 此两种方法中使用的句子要不同于教师的例句,这样才可能准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从接受新知识到学会初步运用,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思维环境中。在这一环境中,教师尽可能拒绝学生“Yes \ No”的简单回答,以激发学生对所听的和所说的作出自己的解释,这对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准确性和连贯性大有益处。

    4 语音思维训练贯穿始终——体现英语思维训练的完整性

    语言是由一连串语音符号组成的,说话时语气、语调和感情本身就是思想内容的折射;不同的重音位置也会赋予句子不同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并感受到这一点,并能达到“听话听音”,这也是英语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教“dark”和“ghost”时,教师可向学生提供这样一段声音材料;

    In a darkdark , housethere is a dark, dark room..

    And in that darkdark, roomthere is a darkdark  cupboard.

    And in that darkdark cupboardthere is a darkdark, shelf.

    And on that darkdark shelf,  there is a darkdark  box..

    And in that dark, dark box,  there is a  GHOST !

    声情并茂的朗读不难使学生明白“dark”和“ghost”的含义。再比如:

    Sandy is a boy in Class Two.

    这句话会因句子重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重音落在SandyboyTwo上,陈述Sandy是二班的男生这一客观事实。

    重音落在Sandy上,说明Sandy是二班的男生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是。

    重音落在boy上,强调Sandy是二班的男生而不是女生。

    重音落在Two上,强调Sandy是二班的男生而不是其它班的。

    在学生们自己的朗读和说话中,教师也要求他们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来丰富文字本身的含义并表明其蕴含的言外之意,让他们“话里有话”,这样语言才会在思维中活起来。

    三、多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把结构规则相似或不同的词句展现给学生让其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思维形式找出其在音、形、义上的共性与个性,然后通过联想,找出与其相关的词或句;也可给词找意义伙伴,比如从“teacher”引发出一系列相关词。这样就将平面、静态的词与立体、动态的实物或动作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衔接。

                     students

                       

Hard-workingteacherexamination

   

knowledge

    2.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以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看,听,学》为例,在第 61 Birds’ Nest中,教师问学生“Why can’t Jim light the fire 学生答:“  Because there’s a Bird’s nest in the chimney.” 教师进一步追问:“Why can’t he light the fire if there’s a nest in the chimney?” 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地去探究,思维向着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

    3. 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如第 49课讲到 Sandy Sue上学迟到,但并未提及原因 ,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学生会有多种回答:“They walked too slow.” “ They got up late.” “They played on the way.”教师这时千万不要急于给学生下结论,相反地,要延缓评论,容多纳异,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

    4 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对未知客体的认识过程中,创造出与传统思维模式相异的思维。仍以第49课为例,在教师询问迟到原因的时候,忽然一个学生冒出这么一句:“The school’s clock is quick.” 使举座哗然。教师应鼓励和倡导这种求异的思维方式,这时要训练的不仅是逻辑性,还有对问题的一种‘另辟蹊径’的解决办法。

总之,英语教学活动在侧重语言知识的同时,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和头脑运转获得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正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2000年第六期《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