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图形的计算和图形的变化中更为重要,它可以使一些复杂的东西一看就明白,容易理解。比如学生在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做练习时遇到这样一个题“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围成圆柱,可以有两种围法那么围成的两个圆柱(
)相等。答案:A.
底面积
B.
侧面积 C.
表面积
D. 体积
”。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做完后我发现四个答案选的学生都有,而且我问学生你们是根据什么来选择的,学生们都不言语了,有的学生说我们是想把同一张纸围成两个圆柱,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也有的学生说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还有的学生说是猜的。我等学生说完,然后我拿了两张完全一样的两张纸,给同学们直观演示了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在围的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于是我慢慢地给学生演示,这时大多数学生明白了,能说出不变的是这两张纸的大小,变化的是这两个圆柱的直径和高,因此,学生很快说出了是圆柱的侧面积相等。这样说把比较难理解的东西变得比较容易懂了。
再比如另一个题“一段圆柱形木料,如果分成两块圆柱形木料,它的表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柱,它的表面积将增加80平方米。求圆柱的表面积。”学生拿到这个题,思考了好大一会,只有个别学生还能想象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仍然是采用直观演示来给学生讲解,我拿出自己制作的教具,给学生分成两个圆柱形,让学生观察多了什么?多了几个面?多出的面是什么形状?这样学生很快看出是多了两个圆面,这样就能求出其中一个圆面也就是底面。然后我又用另一个圆柱沿直径劈成了两个半圆柱,让学生观察什么发生了变化,增加的面是什么形状?增加了几个面?这样学生很快又说出增加了两个一样的长方形,这样就可以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实际就是圆柱的高乘圆柱的底面直径,这样用40乘3.14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再加上圆柱的底面积就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就可以把很抽象的东西变得很容易理解了。因此我说直观演示在数学教学中作用很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这种教学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