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语言点亮生命(来原: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党建)

标签:
happy模式积极语言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虹姐(陈虹)陈虹简介 |
分类: 虹姐简介、日记、报道 |
2017-10-22
陈虹教授,心理学博士, 中国心理卫生学会青少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主持教育部重大调研项目“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提升暨教师专业成长”。在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

陈虹教授已经出版了《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培训与训练》,主编了《给老师的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教师职业心理与人生幸福》、《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等。
2017年10月20日,陈虹教授来到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做了一次主题为“积极语言
点亮生命”的专题讲座。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别人的好视为应该,虽然我们也看到了,但是很少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往往是自己的期待、别人的不足,我们教条是:爱之深、责之切!陈虹指出,应该多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外物、他人、美景等。
陈虹教授还强调说明,要关注来自孩子给予我们的爱,不能只想着我是如何付出的,更应该多体验孩子给予了我什么,就是要懂得“子爱”,尤其要感受来自孩子的依恋、期待、温暖和爱、求助和渴望。
子爱,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子爱比父母之爱更宽广、温暖、细腻,更加无条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加关注父母的情绪、内心感受。而父母的爱则更多关注孩子的(坏)行为,有时,父母不是在教育孩子,而只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陈虹教授认为,家长应该积极语言,可以实现三个目标不,达成四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