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虹教授《应用积极语言,师生共同成长》讲座有感
(2018-06-14 19:18:10)
标签:
happy模式积极语言心理学教师积极心理品质语言层次语言风格 |
分类: 虹姐简介、日记、报道 |
转载自:田莉霞的博客blog.zzedu.net.cn
2017年10月27日下午,中国心理卫生学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常务理事陈虹教授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互动性极强的心理讲座——“应用积极语言,师生共同幸福”。
讲座一开始,陈虹教授告诉大家“积极语言”的关键假设,就是“相信未来”。这种关键假设,能引导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能促使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体验和情绪,能促进积极的人际交流。它能让生活更幸福,让大家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接着,陈虹通过具体案例,让老师体会到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引导自己或别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陈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大家详细地讲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及其运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然后,陈老师解读了语言层次和积极语言的实际应用。介绍了5种语言的示例和展示风格:禁说语言、不说语言、少说语言、多说语言和总说语言。陈老师通过生动的事例让老师们认识到积极语言运用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积极语言能培育积极的情感,积极语言的运用不仅是语言艺术,更是教育艺术。陈老师的讲座给听众两点启示:其一,教育者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鼓励他一辈子,也可能伤害他一辈子,让他一辈子对你念念不忘。其二,教育者的关怀要让学生感受到,要接纳学生并真正关心学生的需要,找到关怀对方的切实方式,并让对方感受到,这样的关怀才有意义,教育此时才算是发生了正向的作用。
最后,陈老师解释了“积极率”测量的分值,与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老师们积极参与问答。陈老师告诉大家经常运用“积极率”测量分值来了解自己一天的幸福指数,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多尝试运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学会说积极的语言,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掌握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做幸福快乐教师。
培训后,教育处林东主任希望老师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调整自己心态,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实现师生共同幸福的目标。
内蒙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