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积极语言 学会亲子沟通 做懂爱的家长
标签:
happy模式虹姐(陈虹)积极语言心理学陈虹简介家长积极语言 |
分类: 虹姐简介、日记、报道 |
——首都师大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
为了使七、八年级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使学生健康成长,2017年6月18日下午,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家长学校面向七、八年级开展了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
http://s7/mw690/002SA27ozy7ejfmFgTYc6&690
本次大讲堂,学校有幸请来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学术委员、1995年开始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及新闻出版工作、编审、心理学博士陈虹教授为与会家长进行了题为“使用积极语言 学会亲子沟通 做懂爱的家长”讲座。陈虹教授在深入思考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基础上,不断研究和积极推广积极语言HAPPY模式。
http://s7/mw690/002SA27ozy7ejfqIWCq56&690
陈虹教授从“孩子特别在意妈妈怎么看我、怎么说我”的观点出发,说明使用积极语言、学会亲子沟通、做懂爱的家长的重要性。首先,从“妈妈的眼睛是温暖的、表达正向的爱和加法的爱”谈起。
http://s7/mw690/002SA27ozy7ejfwSjeS16&690
通过与家长互动,指导家长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伸出手,把手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看,将会用怎样的眼神,在摇摇头,露出牙,练习笑着看自己的孩子,目光是温柔的,指导家长练习如何看自己的孩子。接着通过实例说明家长如果错误地看待孩子,会给孩子心理伤害,甚至会导致孩子走向抑郁和自杀的结局。提醒家长:父母怎样看孩子,孩子就怎样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将来就可能成为怎样的人,父母冷淡无视的眼神、不满意的眼神,导致孩子不安、恐惧和抑郁。
http://s8/mw690/002SA27ozy7ejfAgom357&690
然后,又从“妈妈的语言是安静的、积极的,表达欣赏、鼓励和支持的”入手,提出:常见的现象,如父母吼孩子,是逼孩子离家出走,让孩子无家可归。陈虹教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这样做的弊端,让家长引以为戒。然后针对家长如何安静地、积极地说,通过情景再现与角色互动,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即:使用“嗯、哦,是这样啊,我明白了,我能理解的”的平等对话,理解孩子,让孩子静下心来,然后告诉孩子先做起来,朝向目标(不一定要达到目标),分几步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http://s5/mw690/002SA27ozy7ejfEiir2a4&690
最后,陈虹教授提出了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出的问题,就是与别人比较,谈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将大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与父母顶撞,甚至绝望。然后提出,要跟孩子说积极的语言,即:第一,能为自己,为孩子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的语言;发现和激励孩子,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的语言;能引导孩子发挥优势和潜能的语言。第二,说你想说的,强化想要的行为,能接“我很高兴的话”就是想要的行为。第三,不说抱怨的、发脾气的话,注意语言层次,尽量说“多说”和“总说”的话,并详细解读了语言的五个层次:禁说的话、不说的话、少说的话、多说的话、总说的话。
http://s7/bmiddle/002SA27ozy7ejfJ7xL866&690
在本次讲座中,陈虹老师亲切的话语,与家长积极的互动,针对具体问题的细心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家庭教育的实操盛宴,让家长们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提高。相信,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们会迈出亲子沟通的第一步,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稿:高妍芳
2017年6月20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