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4:积极语言是一种幸福的行动(彭凯平)

(2014-09-29 08:31:34)
标签:

积极语言happy

幸福行动

塞利格曼

持续的幸福

教师积极语言

分类: 积极心理学、积极语言心理学

http://s7/mw690/002SA27ozy6MpHE6IF8d6&690

彭凯平[1]

 

 

前任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PPA)秘书长、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Christopher Peterson)是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读博士时的老师,他在谈及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中小学本土化的问题时微笑着说:如果希望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及人格特征这个研究成果最好地本土化,最好的建议就是要找到中国式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国式的积极教育途径,中国式的教师教育语言,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要靠中国的学者去思考、去研究、去验证。

现任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PPA)秘书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鲍威斯基教授(James Pawelski在指导“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培养” 课题研究中谈及教育语言时,他指出:积极语言必须是积极乐观(optimistic)和实际可行(realistic)的结合点,二者缺一不可。

语言是人类6千万年演化历史选择出来的生存优势,是人类智慧和灵性的伟大体现。它是我们交流思想、感情、信息、意图、愿望等多种心理资源的最直接的工具,是人人、时时、处处,不分尊卑、不分长幼、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国界,都要面对的东西。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意义系统。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家的建议和指导下,中国的学者们思考,如果社会能形成一种积极语言的文化,这个“积极语言文化”能不能为人们带来愉悦心情、积极感受、快乐关系、人生力量和幸福生活?如果假设积极语言能增强和提高积极情绪”,那么,这种假设就为积极情绪的产生和积极体验的获得提供了一个应用视角,也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积极语言与幸福五元素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培养”[2]课题组组长陈虹教授,近二十年通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中,在国际积极心理学大师的不断指导下,与课题组十省市专家、学者、老师们在研究什么可能是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时,提出了“积极语HAPPY模式”。

陈虹主编将积极语定义为是一种能够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点及潜能,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其中,HAPPY模式的H代表Hope,意为教师应该高期待学生,正向期待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做到、做好的;A代表Action,意为教师说的话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标志性品质和潜能,让学生想做、快乐地做起来、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做下去;P代表Point,意为教师要发现自己需要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平衡点,以及教师语言与学生情绪之间的关键点;P代表Process,意为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的什么话可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什么话表明理解学生情绪反应,什么话说明尊重学生心理活动,什么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是赋能而不是失能;Y代表Yield,意为教师说什么话,能让学生在认知方面和教师产生认同;在人际方面能增强学生对他人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师生能够建立起有效能的关系,人际情感能得到满足;在行动方面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自控行为,形成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各项积极品质和人格特质。

积极语言概念的提出和“HAPPY模式”的应用,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我国教育实践的大胆创新,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才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追求人生幸福有重要推动作用。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持续的幸福[3]中提出,实现幸福人生的五元素是:积极的情绪、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有成就感。五元素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更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作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新进展,积极语言是对于幸福五元素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因为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据已经证明,积极语言能够为自己,也能够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也能使人沉浸所在的环境和所做的工作之中,积极语言还能够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和高效的团队通常都是用积极语言的沟通方式,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沟通方式。积极语言也能让人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目标;积极语言更是人的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什么人喜欢沟通?喜欢聊天?都是积极语言对人心的积极促进作用。正是有了积极语言,人活着才有意义,生活才会更加更幸福。

积极语言的心理学研究,为人们积极心理和积极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研究视角。长期以来,我们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偏重于机理、原则、神经、异常行为的研究,对人类非常重要的媒介中的语言缺乏行为上的分析及其关系的探索。陈虹主编的探索为心理学,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贡献甚大。

二、积极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

积极语言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积极语言作为整体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积极语言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与社会发展尤其是与教育发展的相互协调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把积极语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研究其自身的构成与发展的规律,也就是积极语言结构体系的优化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积极语言各要素的组合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4]积极语言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影响积极语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积极语言的规则和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有哪些表征层次和种类,水平怎样,与积极情绪的关系是什么,对人的行为产生哪些影响,对他人、对自己有什么意义等。这些内容都会在不断实验、反复检验和多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维系统的测量和统计分析,得到逐一解决。目前,积极语言体系主要集中在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描述。

积极语言的研究应用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其研究方向更倾向学科交叉、更重视教育实践、更侧重教育叙事、更注重建构本土理论;第二,积极语言研究更多是用于踏踏实实地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非用于建构宏大的语言理论,在积极语言的建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定位在观察通常语言和积极语言的特点,及不同语境中的人物如何共同决定人的行为。

积极语言的提出,是实用主义的,它好理解、好应用,而且是在大量的调查基础上提出的假设,又回馈到实践中去实践和应用。

陈虹主编的这本书于20127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20133月第2次印刷。今年421日,又传来喜讯,该书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类”优秀图书入选教育部《2014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5]2015年1月将更版印刷它传播之所以迅速,规模之所以广泛,内容之所以被肯定,说明它实用价值大、时代适应性强,文明声望高,而且操作难度小,见效快。

据我所知,迄今我国尚没有一本专门研究积极语言在中小学应用的案例专著,该书的出版填补了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应用领域的空白,具有开创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积极语言HAPPY模式将会不断修正和完善

积极语言的心理学研究才刚刚开始,陈虹主编带领课题组,在深入探索语言现象本身的同时,还要进行更多测试研究和深入思考,以期得到验证性的本质性结果,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及简单而有效的技巧,找到纷繁语言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随着更多实验方法的介入和更多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更多活跃在一线的语言塑造师们的应用和积累,相信积极语言体系将会不断丰富和完善。

积极语言的普及和应用是一种积极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念、研究范式、方法经验等特质从西方心理学领域传到中国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领域的过程,它将成为本土的、扎根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也将成为中国式的积极校园文化。

陈虹是一位非常有同情心的女性,她有一颗仁爱之心。我举一件很小的事情:她家里的全部盆花都郁郁葱葱,谁都想不到,这些花都是她捡回来的打蔫儿或快死的花,如别人搬家后扔在楼道的花、别人随手扔到垃圾箱的花、办公室没人打理干枯的花,她带回家后就精心浇灌和呵护。她总是说:“这些都是生命,它们那么弱小,我要尽最大的力量让它们活过来。”她待人非常友善,不管是谁,只要别人需要帮助她都会奉献爱心,而且她总能从助人中得到快乐。她非常善于发现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人物及各种美,并用美的语言欣赏、赞美、激励他人,和她在一起总能让人感到愉快。积极语言的提出,是陈虹积极人生的写照。

积极语言HAPPY模式虽然还不成熟,但它已迅速引起人们注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选择、创造性地采纳和应用,不断修正它、完善它、丰富它,融合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等环节。更为希望的是,在传播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启迪教师、家长及读者朋友的思考,引导人们优化自己的语言环境,帮助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自己更加快乐地生活和学习,提升幸福感,这也是积极语言以及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社会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会说话的人,特别是会说好话的人是虚伪、不真诚的表现,是不符合我们所信仰的言慎于行的道德标准的。但实际上,人的智慧、文明、灵性、爱意,都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沟通的。旬子早就说过,真正伟大的人一定是言行并重的人,他不光有积极的行动,更能够积极地表达和积极地沟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言慎于行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一种境界和风格,在我们现代化的社会,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言行并重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积极语言是一种幸福的行动。

 

201498日中秋节  于清华大学

写于本书第3次印刷之际

 



[1]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导.

[2]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重大课题(一司基金资助项目,教司一司函[2010]26号,课题编号2010A 02,课题时间:20108月~201212月,结项时间:201318日。课题负责人:陈虹.

[3]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持续的幸福[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11.P15-19.

[4]陈虹著.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7.2版第2次印刷.P30-31.

[5]《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入选教育部《2014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4885d20102uwsw.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