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大幅油画犹如油画作品的“交响乐”,小幅油画才是油画中的“轻音乐”。上海油画界自走过“笔迹”、“直觉”、“图像”三届小幅画展后,年初,又以“面孔”作为全方位的命题,展现给了大家。


上:
体味
王们书
下:
微凉渐入梧桐
何珏颖

倾听
徐步成

圣托尼提的白房子
徐明德

女孩
陆向东

阳光下
何小薇
(评委作品)

油画人物速写
朱刚

写生之云南
平龙

光影系列之十
孙化一

赏灯
展迎庆

田园
程俊杰(评委作品)

干鱼
陈虹

烤馕
彭渭富

42度--葵园
王力

乡村写生
孙宁

光阴的故事
张波

土族老妪
曹刚

女人体
周朝晖

远眺苏斯达黎
傅钢

村口
廖炯模

崇明水上人家
谭根雄(评委作品)

青菜
赵以夫

冬天的日子
戴际凡

银壶
姚翁俊

一步之遥
周胤辰

风美人
林峰

琳琅
盛鸿杰

静物小记NO.15

鲁迅先生
陈翔

上海弄堂之三十五
应海海

城市新寓言--薄暮之翼
陈海强

爱琴海
申娟娟

异界之景
周多劲

休闲样式
杨继德

一米阳光
王剑峰

有鸟笼的江南风景
夏葆元

孕
侯腾

一路秋色
吴怡欢

澳门风景之十九
胡亚强

姑嫂夜话
李广海

璀璨都市之五
王维安

远山呼唤
任丽君

金晶石
喜乐

宜春
董启瑜

侗族少女
邱瑞敏(评委作品)

春意
陈思远

朱家角
童衍正

青墙红砖
陈予刚

青花瓷
杜湘

Age.22
王梦雨

小屋
凌启宁(评委作品)

陌生
腾发

塞纳河畔
王冠英

人体3
章德明(评委作品)

南非
开普敦港速写
俞晓夫(评委作品)

远眺
潘文艳

偶遇
倪基民

静物
姜建忠(评委作品)

盛夏草木香
卢象太

上海这座城
孙玉宏

平遥古城
黄阿忠(评委作品)

河边风景
戴刚峰

作品NO.12
唐
倩

街
陈 键

远去的记忆
侯伟

神秘岛
NO.8
李磊

信步由僵
步欣农

犹太居民居住地
沈雷震

远去的记忆
宋琪

蓝色多瑙河
王斌

浮光掠影--古堡深处
徐君华
本届小幅油画展冠以“面孔”命名,很高明。当今可以反映“面孔”的题材很宽泛,除了“人物面孔”外,一个城市,一座村庄,一片树林,以及江南田园,塞北雪景,直至境外风光----都可以成为画家眼中的面孔。应该说,从“面孔”的外延解释,一个自我的审美就是“面孔”。
审美是一种“判断、取向和定位”。而小幅油画由于各种限制,非常适合其“不哗众取宠、媚俗、流于低品”的审美定位。本人认为,小幅油画不可能展示气势恢宏磅礴、极具震撼力、“十分叫好”的力作,但千姿百态的百姓形象、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十分需要通过“信手拈来”的艺术手段快速反映,“小幅油画”似乎补缺了这个空白,应该是个很好的反映形式,且绝对是油画画种中不可冷落的“一朵奇葩”。
本届作品的作者有着众多上海老中青三代“老辣”、“年富力强”、“后起之秀”画家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屡获奖项的画坛前辈、美协领导、院校教授、著名评委(如廖炯模、凌启宁、俞晓夫、邱瑞敏、黄阿忠、姜建忠、李磊、何小薇等);有的本身在油画、水彩画中造诣很深,又是小幅油画中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如程俊杰、侯伟、平龙);有的是能驾驭大幅、小幅油画“学院派”的新科状元(如一些经常暂露头角的双学历画家)等等,他们重视“小幅油画”并在画展中屡屡示范,引导、培养人们审美观和鉴赏力的精神,真的很可嘉!
稍微注意,本届小幅油画展的作品,已经一改人们习惯认定的“观赏性画作”了。除了几幅人物、静物用了较“吃功夫”的写实手法外,大多数作品在风格和形式上,展现的是写实与抽象(写意)相结合的笔触,不少作品“玩”油画速写、概念和观念化“尝试”的“味很浓”。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及其油画委员会培育的这块“品牌”画展,经连续三届策展办展,该项目已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每年能办一届这样的画展,保持上海画展平台不同展项的“律动感”,呵呵,与画家与观众,真的是一件好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