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

(2018-12-16 16:51:4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我的果汁分你一半

潜移默化 水到渠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

         执教教师:朱禹

评课教师:刘艳丽

朱禹老师执教的《数据收集整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课标中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要求是: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题。本节课正好是学生初步接触数据收集整理这项学习内容,朱老师紧紧围绕课标要求设计了一节重体验、重过程、重方法的好课。课堂40分钟,给人以自然、舒服的感觉,一切都是那样水到渠成,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一、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朱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为班级选班服颜色。投票结果出来后,又适时引入另一个班级的选择结果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学习,在练习环节中继续沿用设计好的情境,让学生想办法统计大家喜欢去的春游地点。让学生在整体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课堂实效性很高。

二、充分体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朱老师把课堂完全还给孩子,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原片代表自己喜欢的服装颜色,逐一贴到黑板上,并请几位同学上来帮忙整理。在新加入一个班级的选择结果时,又放手让孩子想办法,进行第二轮调查统计,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录。在记录过程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不同方法记录的结果相差甚远,选取最优的方式来进行记录菜是最有效的。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和小伙伴一起经历了数学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方式方法的获得都是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得来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分工明确,小组合作效率高

朱老师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展开数据收集整理活动时,用PPT展示了非常清晰的小组合作分工,一人组织、一人执行、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让组内人人有事做,小组汇报时,孩子们清晰的表述和有序的统计充分体现着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孩子们的能力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增强。

建议:

1.在九班出现红色、蓝色票数相同的情况下,朱老师引导学生“用不用四种颜色都投?”,如果能放手让孩子直接去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

      2.评价语言要更有针对性一些,夸孩子到底夸什么,值得思考。

    整体看来,这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数学味儿浓,学生操作、思考到位,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非常棒!继续加油,相信朱老师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