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之材料投放的思考
(2021-03-29 14:13:46)分类: 教育笔记 |
周末参加了关于幼儿自主游戏的培训讲座后,结合日常的工作经历的专业知识,我在“自主性游戏”这一主题学习后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自主性游戏不同于学习型游戏,后者强调教师预设,幼儿的模仿。而前者强调的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会利用自然环境和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我探索,研究出好玩的游戏。因此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如何有效地提供游戏的材料?
游戏开始了,娃娃家的小厨房里的小厨师们忙得热火朝天了。突然听见从那里传了一阵争吵声“是我的!”“不是,这是我先拿到的呀!”只见两个小厨师正在抢一把锅勺.....
原本为了让“娃娃家”里的内容更受孩子欢迎,我们投放了很多自认为很不错很丰富的材料。结果却发现,在“娃娃家”里游戏的孩子通常只能坚持10分钟,接着就是无所事事。经过反思之后,我发现孩子争抢玩具、游戏持续时间短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和老师提供的材料有关系:
一、材料投放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材料的提供是为了使孩子更好地对成人活动进行模仿。所以材料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孩子使用,他们才能更顺利地进行游戏。例如我们在“娃娃家”里提供了“夹袜子”的内容,选择的都是- -些漂亮的水果夹子。游戏中,可是漂亮不中用啊,游戏时才发现由于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全,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必须让老师帮忙打开夹子,他们才能夹上去。渐渐地,孩子对这个游戏内容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把水果夹子换成了木头的卡通夹,孩子们又开始乐此不疲地玩起来了。
二、材料数量要充分
小班孩子喜欢模仿同伴的游戏,因此也喜欢和同伴拿同样的玩具材料。如果材料不充足就不会发生争抢。因此老师需要观察哪些游戏材料是幼儿喜欢的,发现数量少,就增加同类的游戏材料。于是,根据孩子喜欢玩“炒菜”的游戏特点,我们就在“娃娃家”的炒菜区准备了两个煤气灶、两个炒锅,这样就能满足孩子炒饭的乐趣。
三、材料投放要给孩子留有想象的空间
虽说小班的孩子们喜欢直观、形象的玩具,但随着游戏进程的发展,我们在给孩子们提供材料时一定 要注意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全面发展。在游戏内容规则逐步熟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给孩子们,因为半成品的材料更能激发孩子的思维发展,孩子把它想成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对于游戏的进展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因此在自主性游戏中投放材料,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材料与孩子年龄、生活、学习、能力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那么合理的投放就既能保证游戏的开展,又有利于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