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始终难逃“七亏二平一盈”魔咒,说明了什么?
或许,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在面对波动率如此偏高的中国股市,终究无法抵御市场上下波动的差价诱惑。很显然,在实际操作中,依靠股息红利进行长期投资获利的投资者依旧占据比较低的比例,而更多投资者却习惯于差价操作,试图获得短期内更快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但是,事与愿违,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偶尔正确摸准一两次的投资机会,还是能够沾沾自喜的。不过,长期下来,普通投资者能够稳定依靠差价波段获得超预期投资利润的,还是占比很低,至于更多的投资者,却容易踩错市场节奏,把“高抛低吸”做成了“低抛高吸”。更有甚者,并未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反而把本金不断加大,并试图一次性把亏损的资金全部捞回来。殊不知,随着自身的贪念越来越大,而又不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操作行为,却导致亏损幅度越来越大,并最终导致了一个又一个“因贪致贫”的结局。
事实上,回顾前一轮的股市波动风波,期间股市出现了暴涨暴跌的走势,并先后完成了自2000点上涨至5178高点到5178高点下跌至2638低点的过程。然而,针对当时股市这一剧烈波动的表现,实际上耗时也不到两年的时间,而在这一期间内,市场既造就了一批因炒股致富者,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因股致贫者。不过,从总体来看,亏多赚少,而曾经一度实现财富暴涨的投资者,也有不少打回原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一轮杠杆牛市中,基本上离不开杠杆资金的推动影响,或许用“成也杠杆,败也杠杆”来描述当时的股市行情,也并不为过。
然而,在杠杆市场之下,往往最容易实现财富暴涨的是那些善用资金杠杆的投资者。但同时,最容易实现财富大幅缩水的人,也是那些善用资金杠杆的投资者。
由此可见,一轮牛市过后,真正赚钱的人并不多,而曾经赚钱的人,往往因为过度贪念而最终把所有的利润交还给市场。至于牛市中赚钱不多,且处于牛市后期才逐渐入市的投资者,仍然难逃亏损的命运。归根到底,股民始终还是难逃七亏二平一盈的魔咒。
例如,以近年来远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企业,虽然海外上市门槛较A股市场宽松,但上市多年实际融资再融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一旦中概股企业出现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等漏洞问题,或很容易引发投资者的集体诉讼风险,而此时此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品牌效应上的问题,而且还可能面临巨额索赔等问题。此外,远赴海外上市,即使企业基本面不差,但万一遭到做空机构的恶意干扰,而如果企业缺乏风险应对能力,则其控制权等要素,也会遭到直接性的冲击。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因市场违规成本低廉,部分上市企业不惜冒着违规受罚的风险也要实现其发行上市的目标。退一步来说,即使企业上市后出现接连亏损等问题,依旧可以利用宽松的市场环境,多次上演“乌鸦变凤凰”的神话。与此同时,对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保护方面,仍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投资者索赔效率较低,证券法修订与完善进程缓慢等,却始终影响到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保障。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郭施亮(guoshili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