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利空落地,股市能撑住吗?
4月2日晚间,证监会按照法定程序核准了3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上交所11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以及创业板17家。
根据数据统计,进入2015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的核准节奏已明显提速。而在本轮IPO出台之前,证监会早已核准了三批的新股名单。其中,1月5日核准了20家,1月30日核准了24家以及3月2日核准了24家。
按照本轮IPO的规模计算,累计最大可冻结资金或高达3.7万亿元以上。由此可见,本轮IPO可以算得上是近年来最大的发行规模。
不可否认,IPO的正式落地,会对市场的投资信心造成极大的冲击。纵观年内前几轮IPO的落地状况,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二级市场的走势。其中,在IPO落地后的次一个交易日,市场多以下跌为主。而在随后一周的交易时间内,市场也展现出高位震荡的走势。
但是,在目前新增流动性源源不断的大环境下,IPO的落地仅仅起到短期性的冲击影响,而股市就此形成阶段性顶部的可能性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阶段,A股市场确实展现出疯狂的一面。
其中,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3月31日发布的最新周报显示,3月23日至27日当周,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为166.92万户,较前周大增46.52%。同时,就本月前三周的数据显示,其分别录得66.19万户、72.08万户以及113.85万户的开户数量,全月已经超过了400万户的开户纪录。
与此同时,在市场的平均股价方面,也持续创出近年来的新高水平。
其中,沪市平均股价已经达到10.45元,而深市的平均股价也达到了14元。纵观整个二级市场,百元高价股已占据超过25个席位,而市场中低于5元的低价股也仅有25家左右。此外,从市场的总市值变化情况看,A股市场的总市值规模已经接近48万亿,而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创业板市场,其总市值规模也创出了3.85万亿的水平。
那么,就目前而言,市场存在冲顶的可能性吗?
对此,笔者认为,判断市场是否存在冲顶的可能,主要关注两大要素,一个是政策环境的变化,另一个则是市场环境的转变。
政策环境方面,目前管理层对股市仍然持有正面支持的态度。就目前而言,除了新一轮IPO核准以外,市场并不存在过多不利于股市上涨的政策面因素。
市场环境方面,在政策环境趋稳的大前提下,也直接倒逼着各类新增流动性源源不断地涌进市场。同时,因市场创新工具趋于丰富,不少杠杆型工具已得到市场的广泛挖掘。由此一来,高杠杆资金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助推影响。
需要一提的是,自今年5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虽然不会对大多数的老百姓构成影响,但是却会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理财方式造成冲击。
一直以来,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它们都会热衷于将部分资金投放至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增值。借助这一方式,实际上也给不少企业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率。
但是,继存款保险制度落地之后,多数企业也不得不对以往的理财方式进行转变,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风险。于是,资产配置多元化无疑成为多数企业的发展方式,由此也直接为股市带来不可低估的新增流动性支持。
除此以外,备受关注的注册制或将于今年四季度落地。
注册制度的落地,曾被认为是市场扩容加速的标志。但就目前的状况分析,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契机,而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已经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融资责任。相反,对于以股市为主的直接融资功能尚未得到真正的激活。因此,以注册制落地作为一个关键性的拐点,以此提升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并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将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大看点。
至此,在注册制正式落地之际,中国股市确实需要慢牛行情的支撑。同时,大幅提升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已经是当前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目前A股市场的政策环境依然趋暖。在此环境下,也直接提升了新增流动性的流入热情,给牛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增流动性支持。因此,对于IPO利空的落地,市场也无需过度紧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