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进口葡萄酒
(2013-09-18 08:46:24)
法国葡萄酒始终坚持传统的酿造方法,产品力求手工精雕细琢,苛求完美。如此这般,成本势必高企,而厚重且推广的相当成功的文化根基,也满足了成为奢侈品的必然条件。法国酒,终将占据中国的高端市场,并将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他们自身出现致命的问题。那么,在中国,法国葡萄酒之后,谁来占据其次?
要在法国酒之后,占据其次,势必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拥有同样良好的品质控制文化,其次是必须价格比法国酒大大的便宜。中国是个消费两极化极大的国家,富商和官僚他们不在乎价格,只在乎虚荣和品质。这两点,法国酒都具备了,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想在这个市场范畴里有多太大作为的可能性不大。君不见,富商和官僚拉菲兑雪碧,要的就是奢侈,而真正的奢侈品,并不是定一个高高的价格就能炼成的,他们需要全世界人都羡慕且无力购买的奢侈,做到这点很难。法国酒在低端市场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一点我们应该是看得见的,目前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澳洲的酒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且价格套牢法国酒,紧紧追随。澳洲是新世界的葡萄酒,也并没有听说他们有非常严格的葡萄酒控制法律,采用工业化的生产,产量大,品质稳定,口感清新。但是如果说仅凭这点就能够论断澳洲酒能够与法国酒分庭抗礼,那就大错特错了。论品质,论文化,论品牌,论历史,论营销,澳洲酒都没有与法国酒平起平坐的资历。做澳洲酒的不过是一帮子投资移民,投资酒庄有房有地,还有他们所熟悉的曾经的祖国固有的人脉圈,在澳洲投资酒庄,将产品拿回曾经的祖国套现,顺便把亲朋好友一道“宰”了。他们的眼中没有品质,没有市场,打的是“急功近利”的算盘。这些年澳洲酒价格年年涨,市场份额年年跌,足以证明这个问题。所以,澳洲酒如此这般操作,前景并不乐观。
谁能坐这第二把交椅呢?吾以为,非西班牙莫属。西班牙在产区上与法国为同一阵营。在地域上毗邻,在品质控制系统上与法国接近,在市场操作上比法国稍显灵活,在价格上比法国低许多,可谓性价比极具杀伤力。这些年,西班牙酒凭着物美价廉的优势,市场份额年年拔高,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如果西班牙能够保持这一风格,那么,在法国酒占据高端市场后,空出来的中低端市场,将由西班牙来添补空白。而紧跟西班牙的是另一个知名产区,智利。
前一篇:答《创意家》杂志记者问:
后一篇:白酒的文化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