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指导报》2018年2月:新材料作文“女儿如芒在背·妈妈很委屈”导写及例文

(2018-02-28 22:31:15)
分类: 2018年的文章


     新材料作文“女儿如芒在背·妈妈很委屈”导写及例文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作文题。手机微信作为一种重要人际交流通道连接千家万户;然而,再先进的网络技术也代替不了人类心灵真心流淌。手机微信虽近在咫尺,人心却远在天际。本道作文题材料,说的就是“小卢母女因微信聊天聊出了烦恼”------小卢妈妈对女儿经常时刻警示指点江山 让女儿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由此,小卢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让妈妈深感委屈。本道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只要抓住这一主要矛盾,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就可以有不同的感悟和思考。

“女儿朋友圈发的美食照的菜太油不健康”、“同学送花而规劝女儿先找工作恋爱可放放”。天下父母谁不怜爱自己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温情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父母如此盛情为何换来子女分组相见之痛呢?究其根源,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实为关心过度。想与儿女沟通,却把持不好沟通的尺度,过犹不及反受伤害。于理,干预孩子掐断孩子展现自我火苗甚至阻碍孩子公断事理能力的培养。母亲的有凌驾于上之惑,对孩子的个人生活空间有干涉之嫌。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不是天隔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作为子女、晚辈,在争取自己独立自主生活空间的时候,应该理解家长的关爱,要有耐心,多与家长沟通,以此解决思想观念的差异,跨越代沟,这样才能消除微信聊天带来的烦恼。

    1.从家长的角度立意:家长适度放手是对孩子最大的爱;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要尊重个性,让自然发展,不扼杀天性。

2.从孩子的角度立意:要自立自主,不希望父母监督;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空间,都有自己的的人生轨迹,给他一片自由的土壤,才有机会铸就人生的辉煌。

3.从综合的角度立意:爱需要沟通;解决思想观念的差异在于沟通;跨越代沟,善于沟通;勿溺爱,要自主。

·

【例文】

                                                                 给小卢妈妈的一封信

                                                                          一考生

小卢妈妈:您好!

    看到您和小卢因微信聊天而引发了烦恼,我想借此跟您说说我的心里话。

我和小卢是同龄人,我理解您对女儿的关爱,但我更知道小卢的感受。您因发“女儿朋友圈发的美食照的菜太油不健康”、“同学送花就规劝女儿先找工作恋爱可放放”这些微信被女儿“设为分组可见”感觉很委屈。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您女儿已经长大了。对女儿经常“时刻警示”、“指点江山”,实为关心过度呢。小卢妈妈,请放手吧,让您的女儿自立自主。

我们知道,父母之爱是伟大的,令人敬佩的,可是您这样过度的关心,过度的溺爱,最终会害了孩子啊。现在,大部分家庭物质条件改善之快,作为父母,似乎总想把自己一代所受的艰辛,全部补偿给孩子。因此,过度呵护,一味关爱,这样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心智的成熟度,都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什么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都长不大,永远都要活在父母的牵挂当中,永远都得不到完全的独立呢?我想那些在自己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感情的父母,比如,小卢妈妈您,是不是应该可以让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呢?

在现在的社会中,许多孩子都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父母总是给予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替他们包办。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的儿女缺乏生存的本领,经不起未来生活的严峻考验啊!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像是一堵永不倒塌的墙。可是,没有哪一个人永远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家庭的屋檐下。踏入人生,离开父母的港湾,是人生的成长之路。

鸟儿长大了,就应该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高飞;鱼儿长大了,就应该在广阔的海洋中自由穿梭;孩子长大了,就应该让她在人生道路上独立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卢妈妈,作为小卢的同龄人,我替小卢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肺腑之言,如果您能理解,那您就不会对小卢把您“设为分组可见”感觉委屈吧。请多给我们这一代磨练与独立自主的机会,我们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最后,衷心地祝您能够和小卢成为最知心母女、微信好友!

                                                                                                                 晓华

                                                                                                         ×年×月×日

【点评】

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实为议论文。全文以小卢妈妈作为收信人,以小卢妈妈被女儿“设为分组可见”感觉委屈作为突破口,站在同龄人小卢的角度,对小卢妈妈进行分析“小卢为什么要把她设为分组可见”------因为小卢长大了,她要自主自立。作者先感谢世上母爱的伟大,然后指出此次小卢母亲的做法实为关爱过度,这样反而不利女儿的成长。作者在说理时,委婉、温馨,始终以晚辈的口吻表达对长辈的敬重,这样,易于让对方理解小卢的做法,也就是接受了自己的观点,是一篇独具匠心的说理文。

 

       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

                             一考生

母女微信聊天,母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女儿朋友圈发的美食照的菜太油不健康”、“同学送花而规劝女儿先找工作恋爱可放放”,这让女儿如芒在背。母女微信聊天却带来了烦恼,为什么?因为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立生活的空间。家长爱孩子,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吧。

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任取灿烂的阳光与润泽的雨露,才能更加茁壮成长!

朗朗,钢琴界最为璀璨的明星,可有谁知道在辉煌背后却是他妈妈周秀兰与朗朗长达10年的分离。为了给朗朗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妈妈决定让他的爸爸带着朗朗上北京,而自己留在沈阳挣钱。难道周秀兰不爱儿子?对儿子的生活起居不管不顾?不!她爱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生长的土壤,让孩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更加茁壮成长,如果周秀兰像小卢妈妈那样“女儿朋友圈发的美食照的菜太油不健康”、“同学送花而规劝女儿先找工作恋爱可放放”事无巨细的管着自己的子女,把郎朗拴在自己身旁,哪有可能成就郎朗这一颗“钢琴之星”呢!

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任凭风吹雨打与摸爬滚打,才能铸就人生的辉煌!  

美国IT教父乔布斯自小就生活在自由的环境下。父母没有为他规划人生,也没有让他必须考哪个大学,他在自己的兴趣下接触了电脑,并为了它毅然退学。没有自由的环境,就没有“苹果”市场。倘若乔布斯有一对专制的父母,他有可能退学吗?他有可能建立“苹果帝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空间,都有自己的的人生轨迹,给他一片自由的土壤,他才有机会铸就人生的辉煌。

母女微信聊天,母亲对女儿经常“时刻警示”、“指点江山”,这种对女儿“无微不至”实为关心过度。如今,社会经济和文明高速发展,人的思想高度自由流动。那种把孩子“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家长,你的孩子长大了,马上就要走入社会,请顾及孩子的切身感受,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选择。“该放手时就放手”,要给予孩子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自由生存空间。

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让她任取灿烂的阳光与润泽的雨露,让她任凭风吹雨打与摸爬滚打,那么,微信聊天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

爱,就请给它一片自由的土壤,让它于山水间,咀日月之精华,自由生长!

【点评】

本文从“爱”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什么是爱?真正的爱,就应该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作者选取“郎朗母亲培养孩子成才和乔布斯父亲尊重孩子选择”一中一外的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任取灿烂的阳光与润泽的雨露,才能更加茁壮成长;爱,就请给她一片自由的土壤,任凭风吹雨打与摸爬滚打,才能铸就人生的辉煌”。全文观点与论据互为映衬,水乳交融,让文章具有了极强的说服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